李仙花:對于漢劇,我是忘我而執(zhí)著的

“應該演一些難啃的骨頭” (本文首發(fā)于南方人物周刊)
發(fā)表于:2024年06月07日     作者:南方人物周刊記者 楊旻潔

杉本博司:我死后一切歸零

“杉本博司的長曝光創(chuàng)造的光——既是一切又是虛無,雖然空無一物但卻充滿了殘影——可以展現‘頓悟’的境界……” (本文首發(fā)于南方人物周刊)
發(fā)表于:2024年06月03日     作者:南方人物周刊記者 孟依依

風,雨,云——一個嶺南藝術家族的女性百年生命史

這個藝術之家三代人的成長軌跡,與嶺南近百年的歷史變遷同頻共振 (本文首發(fā)于南方人物周刊)
發(fā)表于:2024年06月03日     作者:南方人物周刊記者 徐琳玲

馬伯庸:歷史小說如何寫出嶺南的獨特質感

“對美食的態(tài)度一定代表了對人生的態(tài)度,對美食的要求高,說明你要過一種精致、松弛的,能靜下心、專心去享受的生活。對于現代人,尤其都市人來說,這種態(tài)度彌足珍貴,它能幫我們治愈或抵御很多的都...
發(fā)表于:2024年05月27日     作者:南方人物周刊記者 歐陽詩蕾 南方人物周刊實習記者 吳俊燊

“AI教母”李飛飛:“AI越強大,我們越要珍視人性”

作為兩個孩子的母親,她要竭盡所能保證AI的勝利不能只是科學的勝利,而必須是人文的勝利,包括她自己在內的科學家有責任將AI訓練為“遵循優(yōu)良的學術傳統(tǒng),愿意協(xié)作,尊重他人的意見與專業(yè)的機器...
發(fā)表于:2024年05月27日     作者:南方人物周刊記者 徐梅

我們不斷往前走,又不斷回到艾麗絲·門羅的故事里

“疾病也好,衰老也好,我覺得自己不斷往前走,會不斷回到門羅的故事里。哦,原來人生真的如此。門羅對人性的挖掘,真的到了看不見的深度?!? “我覺得門羅在描寫各種各樣笨拙的人。這個所謂的笨...
發(fā)表于:2024年05月27日     作者:南方人物周刊記者 張宇欣

徐震:將1500平方米的場地填得滿滿當當

“這類繪畫其實可以沒有激情地去畫,它本身體現的就是你無可奈何的手機生活。所以你畫的時候可以有各種情緒,可以很無聊、很無奈、沒有智商地在那里發(fā)泄” (本文首發(fā)于南方人物周刊)
發(fā)表于:2024年05月20日     作者:南方人物周刊記者 孫凌宇

高胡大師余其偉:做廣東音樂交流的橋梁

“廣東音樂是嶺南人用來表達南方生活情調的一種方式?!庇嗥鋫フJ為,“平民意識、俗世感情”正是其魅力所在 (本文首發(fā)于南方人物周刊)
發(fā)表于:2024年05月20日     作者:南方人物周刊記者 孫凌宇 南方人物周刊特約撰稿 柏詩

桃田賢斗:大起大落的逐夢者

“終究還是到了說再見的時候” (本文首發(fā)于南方人物周刊)
發(fā)表于:2024年05月13日     作者:南方人物周刊記者 張明萌

無數“外人”涌進威尼斯——第60屆威尼斯雙年展精彩看點速覽

策展人阿德里亞諾·佩德羅薩希望給那些“外人”(流亡者、邊緣化群體、移民、性少數群體……)更多的機會,他希望在威尼斯雙年展的舞臺上呈現更多酷兒藝術、原住民藝術和外來藝術,把那些過去被忽視...
發(fā)表于:2024年05月13日     作者:南方人物周刊記者 蒯樂昊
南方人物周刊 2025 第826期 總第826期
出版時間:2025年03月31日
 
?2004-2022 廣東南方數媒工場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版權所有
粵ICP備13019428號-3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廣州大道中289號南方報業(yè)傳媒集團南方人物周刊雜志社
聯(lián)系:南方人物周刊新媒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