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情丨劉道玉 沒時間駐足回望

稿源:南方人物周刊 | 作者: 歐陽詩蕾 日期: 2019-09-14

他心系國家,關心教師和學生的個體命運,而非空洞地脫離對個體的愛談愛的教育

蓄力

“我想你們是最后來采訪的,以后我可能不會再接受采訪了,因為我已是一個高齡和高殘的人了?!?月,在武漢大學的一棟教授樓里, 86歲的劉道玉在采訪結(jié)束后,望著一旁正在搭燈光架的攝影記者時對我說。

立秋這天,武漢仍在溽暑中,珞珈山上的植物被傍晚的暴雨洗得翠碧。作為中國備受矚目的教育改革者、武漢大學最有名望的校長,劉道玉從66歲搬進這棟教授樓后,在這兒接待了一撥又一撥從各地來拜訪的學生、新聞記者與慕名求教的來訪者。

半個多月后,全國各大學又將迎來新一批學生?;謴透呖家呀?jīng)四十多年,但當今鮮有學生知道中國高等教育恢復統(tǒng)一招生的來由。

1977年8月,鄧小平親自主持教育與科學座談會。武大化學系副教授查全性是會議代表之一,但他頭兩天沒有發(fā)言。會議第二天晚,他向時任教育部高教司司長劉道玉征求意見。作為座談會秘書長的劉道玉,根據(jù)撥亂反正的需要,建議查全性提出廢除“文革”中大學招生的“十六字方針”,正式恢復統(tǒng)一高考。次日上午,查全性在會上慷慨陳詞,鄧小平當場決定,“看準了的,不能等”。因“文革”停滯10年的中國高考重啟自這年冬天。

2019年8月上旬,兩張訃告貼在了劉道玉家樓下的公告欄。其中一張便是查全性。當年的同路人不少已相繼離世。我向劉道玉轉(zhuǎn)達81歲的老同事吳高福的慰問時,聽者喃喃:“原來他搬去北京十多年啦,難怪我好多年都沒有見到他了。”他說,“當年創(chuàng)辦新聞系是靠‘兩吳’(吳高福和吳肇榮),他們白手起家,四處網(wǎng)絡賢才。后來,吳肇榮去了美國,二十多年沒有聯(lián)系了,也不知道他現(xiàn)在的情況如何?”

這樣的感懷時刻甚少。“我不喜歡老生常談,希望你擬定一個新鮮的主題,以便我們集中在主題上,也免得耗費冤枉的時間?!彼趤碓L前的通信中寫道。采訪中,每當講到當今教育弊病,劉道玉激動得聲音發(fā)顫,筆記本上字跡扭扭曲曲,但寫作的思路卻清晰。由于患有書寫痙攣癥,他右手提筆就抖。于是,他在十年前開始用左手寫字,每年手錄一兩萬字的讀書筆記。

“要蓄力?!鄙眢w接連出現(xiàn)的問題警醒著劉道玉:右耳失聰,視力低下,右手無法書寫,身體做了五次手術。他愈發(fā)珍視這副身體,生活極有規(guī)律,每日堅持走路,早晚自己保健按摩,每日寫四五個小時:“因為視力很不好,所以不再看大部頭的書了,我要蓄力,保護視力看最想看的書,寫最重要的文章,把所思所想都留存下來?!?/p>

但他仍秉承“來者不拒”的信條,認為接待學生和熱心教育的人們,是不可推卸的責任。他備有記事本,專供來訪者記下名字和聯(lián)系方式。他想記住每個人的名字,說不定哪一天還有再見面的機會。在我們寫下姓名的上兩行,兩位來訪者分別是來自武漢大學測繪遙感專業(yè)的在讀生和來自廣西師范大學的1980級學生。

“我已老邁?!比说?6歲,劉道玉也沒有駐足回望一生。他最關注的依然是中國教育的眼下與未來。他愈發(fā)感到時間珍貴,退休這些年他花了大量時間呼喚教育領域的改革——提出去行政化遴選校長、取消研究生免試推薦制等。他說:“我準備從教育的本源開始思考與寫作?!庇谑?,就催生出了《教育問題探津》和《愛的教育理論與實踐》兩本書。

趙林是1977年高考考入武大的學生,碩士畢業(yè)后在武大哲學學院任教至今,在他看來,劉道玉對整個武大的塑造不僅在教學質(zhì)量上,更是在精神層面塑造了一代人:“整個學校管理層也有一種寬容的態(tài)度。這種寬松的學術氛圍,是劉校長奠定的。”

或許這與暴風眼中的人的觀感不太一樣。

1988年,劉道玉在校內(nèi)推行改革的時候,突然被免職了。官方說法是正常換屆,但校內(nèi)改革步子邁得太大和說話太直,被一些學生和老師認為是劉道玉被撤職的主要原因。

采訪開始前,劉道玉拿出一張十多年前《南方人物周刊》為他拍攝的照片,時間地點,他都記得清楚,當時他在廣州一所高校做講座,“這是你們拍的?!彼颜掌诺轿颐媲埃骸澳憧窗?,這個照片意味著什么?”照片中,劉道玉托頜凝眉,只身坐在空蕩蕩沒有一個人的教室里。

“改革者,孤獨者,踽踽獨行在荊棘叢生峭壁的攀登者?!彼源?。

?

拓荒

1981年,48歲的劉道玉是懷著一顆忐忑之心接受武漢大學校長的任命的——在他之前的18任武大校長不是學術賢達,就是政界名流,而在任教職工中不少是他的前輩師長。面對這座藏龍臥虎、學派林立的老大學,劉道玉有些擔憂,“要我當校長,一個小小的講師,與武漢大學的名聲和地位相符嗎?”

新中國成立前一度是全國重點名校的武漢大學,當時已下滑到全國重點大學末流的水平。在上任伊始和科研座談會上,他立下“臥薪嘗膽,十年雪恥”的誓言。劉道玉利用暑假,登門請教過去的學校領導人、學術泰斗、各個年齡段的教師,其中也有過去反對他的人。武大落后的原因被總結(jié)為三點:極“左”路線的干擾和破壞;學術研究上“述而不作”的保守思想;用人上的宗派主義。同時,學校沒有強有力的科學研究的支持系統(tǒng),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上世紀80年代,教育同中國的其他領域一樣百廢待興。自80年代初開始,高等教育領域全面開啟各項改革,包括人事制度、校長責任制、對外學術交流、領導體制、少年班、學校后勤社會化等等。

武大在1951年的院系調(diào)整后,只剩下文、史、哲、經(jīng)、外、圖和數(shù)、理、化、生等10個系。50年代初,中國高等教育沿用“蘇聯(lián)模式”,國內(nèi)的多科綜合大學被分解成了文理小綜合大學和單科學院。計劃經(jīng)濟時代的教育是為生產(chǎn)服務的,傾向于根據(jù)生產(chǎn)部門的需要來制定專業(yè)?!皩I(yè)化教育代替通才教育的結(jié)果是學生知識面窄、缺乏研究創(chuàng)造能力?!眲⒌烙裾f,80年代教育界討論的一大熱點是,大學應該培養(yǎng)“專才”還是“通才”?更重要的是,大學培養(yǎng)出來的、即將塑造這個國家的新一代應該是什么樣的?

在劉道玉的回憶里,粉碎“四人幫”后,盡管許多教育學家、科學家呼吁實施通才教育,但由于實行半個世紀之久的專才教育根深蒂固,教育部最終未能下決心改革這種教學制度。但另一方面,劉道玉上任的1981年,教育部建立了研究生學位制度,科研自此正式成為大學課程的一部分。將研究活動引進大學,被學者們視為當時中國高教脫離蘇聯(lián)體制的一個信號。

“我履任校長伊始,痛感武大學科陳舊,科學研究落后,缺少學科的帶頭人,完全不能適應新的技術革命的需要。”劉道玉回憶。接任校長后,劉道玉在調(diào)研和思考的基礎上,設計了文、法、理、信、技、管的辦學模式,陸續(xù)對武大的專業(yè)進行合并、新建和重建,先后恢復了法律系,新建了新聞學系、法語系、日語系、德語系、金融學系、會計學系、出版發(fā)行系、統(tǒng)計學系、空間物理學系、信息科學與技術系、病毒學系、建筑學系、環(huán)境科學系等,一個新型的多學科的綜合大學逐漸形成。

吳高福至今記得確切日期,1983年7月15日,劉道玉把時任武大中文系講師的他找到辦公室,托他籌辦新聞系。此后的建系過程中,吳高福感受到校長最初交代的兩件事非常高屋建瓴,即建系時一要有學科思維,二要在教師隊伍建設中避免教師學科背景過于單一和“四世同堂”局面?!耙驗閷W科自身的包容性很大,而且外延不斷生長。建系時我圍繞學科建設來調(diào)查研究、組織隊伍、設計課程,我們以后從新聞系發(fā)展到新聞學院,正是在這個思想的指導下?!眳歉吒Uf。

創(chuàng)建新系無異于拓荒。第一屆新聞系學生要實習時,找不到北京的中央級媒體。學生們眼界開闊、思維活躍,卻因為是首屆,在社會上無人知曉,吳高福感到學生有可能被埋沒,便去找校長。劉道玉問了學生的情況,說“你跟我一路上北京吧”,就帶著吳高福一起坐火車上北京,一家一家媒體登門拜訪,《人民日報》、新華社、廣播電視電影有關部門……介紹自己的學生們,希望對方能讓學生實習。北京的這些媒體接納實習后,學生們再去其他地方申請實習,就更容易了。

“劉道玉校長總是把辦學的事當作最緊要的事,一切為了學生,那時我們都覺得校長太可憐了,他實在太忙了?!眳歉吒;貞?,開新聞攝影課需要設備,而當時財政緊缺的武大非常難支款,最后是校長親自和學校的設備處處長申報才得以解決。吳高福強調(diào)自己在武大改革中只是個小角色,辦學遇到困境時,他往往找校長:“校長從未推諉,什么問題找他,都會給你回答、解決。”

?新聞系只是武大新建系中的一個。那時期,校內(nèi)各級工作人員、老師和學生,遇到無法解決的事就直接找校長,許多人在劉道玉回家路上堵他,從家到辦公室的十幾分鐘,他往往要走半個到一個小時。1985年,作家祖慰在長篇報道文學《劉道玉晶核》中寫到一個細節(jié):當時的校宣傳部長晚上去劉道玉家中匯報工作時,發(fā)現(xiàn)自己是到訪的第16批后,“啊”了一聲便告辭。

當時武大師生將劉道玉稱為武大的“晶核”。這份凝聚力,不只因為他的智慧和魄力。“即使非常忙,他還經(jīng)常一個人去看望學校里的老教師和年輕教師,問專業(yè)情況,尋求建議。他不是偶然一天做個樣子,武大這么大,都是他長年累月、一個人不間斷地登門拜訪?!眳歉吒1硎荆屯聜儺敃r都“很可憐我們的校長”。重勞之下,劉道玉積累下了萎縮性胃炎、膽結(jié)石等多種慢性病。

“校長非常嚴格,我們也不敢馬虎,因為校長記憶力特別好,不然他問你什么事情你都不知道?!碑斈暌黄鹪谖浯蟆巴鼗摹钡娜艘阎岭q笾?,談及劉道玉和80年代的武大,吳高福流露出純真的神態(tài):“當時《人民日報》在任命的新聞中就說,我們的劉校長是中國大學中最年輕的校長,也是新中國培養(yǎng)出來的第一個重點大學的校長。”

實際上,連當事人也是看新聞才知道任命的通知。1981年8月22日,《人民日報》頭版報道了國務院對武漢大學校長的任命——這種不和當事人吹風,直接新聞先公布的流程也和劉道玉“有違常理”的作風有關。連教育部高教司司長的任命,也是先以“選調(diào)”之名把劉道玉請到北京。

劉道玉在照料家中的盆栽 圖/任勇

?

改革

趙林第一次見劉道玉是在校內(nèi)的多學科討論會上。“超級計算機”“生物變異新觀”“黑洞是什么”“罷免權淺議”……討論會的論題包羅萬象,每周三1次,任何學生都可以加入,校長也不例外。當時,校內(nèi)對多學科討論會持貶斥意見的大有人在,稱之為“狂人會”“吹牛皮會”,校長便以擔任多學科討論會名譽會長的方式,身體力行地表示支持。

劉道玉認為,改革是破舊立新,不破舊便不能改革。在調(diào)查研究的基礎上,劉道玉把改革教學制度作為突破口,他認為教學制度既是決定培養(yǎng)合格人才的關鍵,又是創(chuàng)建大學個性和特色的重要措施。武大率先在全國試行學分制、主輔修制、常半生制、雙學位制、自由轉(zhuǎn)學制、導師制等。霎時間,武漢大學學術風氣煥然一新,師生的教學與研究的積極性空前高漲。

“高等教育需要讓受教育者選擇自由地成長,而不是把他們當成一個原材料?!眲⒌烙裨诋敃r提出了這點,并在武大辦了特色班。除了當時最有名的培養(yǎng)了無數(shù)作家的作家班,攝影班也是特色班之一。沒有暗室,正常的攝影教學就不能進行,吳高福帶人將新聞系所在辦公樓的一個公共廁所改造成一間暗室。

武大1977級生傅紅春是在學分制座談會上接觸到劉道玉的。武大在中國大陸率先推行學分制,傅紅春介紹,武大的學分可以跨專業(yè)選修,不僅允許學習好的學生多選課,還允許修滿學分的學生提前畢業(yè),這打破了學年制的限制。武大學分制最后發(fā)展到武漢七所高校間可以跨校選課。和我一起采訪劉道玉的攝影記者任勇就是武漢中南財經(jīng)政法大學新聞系的學生,他在本科時選了武大法律專業(yè)的課程。

北京大學教育學院副教授沈文欽認為,“劉道玉的改革在教學方面取得好的效果,主要是學分制、靈活的轉(zhuǎn)專業(yè)制度,這些都是比較超前的?!?/p>

劉道玉在校推行的改革涉及教育制度、教學內(nèi)容、管理制度的各個方面。這些改革領風氣之先,拉開了中國高教改革的序幕。許多高校紛紛開始學習武大的一系列現(xiàn)代高校教育制度和管理模式。

1985年,《中共中央關于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出臺,整個中國的教育體制改革全面啟動。盡管在師生的集體回憶中,整個校內(nèi)的教育改革如此順暢,但即使在多年之后談起,劉道玉也不免承認“改革的難度還是很大的”,當時在校內(nèi)推行的改革中,有些他沒有向上面打報告,認為這是校長的權力和職責所在。另一方面,改革的推行在教師層面也受到阻力,“他們抱怨我聽信學生太多了”,劉道玉喃喃,“教師責難我、罵我的也不少?!?/p>

“劉道玉不但有智慧,還有勇氣和魄力,很多人當校長就是為了自己當官,只想著討上面的喜歡。但是中國的進步、很多問題的解決需要有劉道玉這樣的人。”在傅紅春看來,最初劉道玉為此受了不少誤解和委屈。

“校長應該是一位教育家,為教育盡心盡力。具有風范、魅力,這種個人人格魅力不是現(xiàn)在隨便講幾句網(wǎng)語就可以了的?!眳歉吒Uf。受訪的數(shù)位武大師生表示,劉道玉對教育的愛是具象的,他心系家國,關心教師和學生的個體命運,而非空洞地脫離對個體的愛談愛的教育。

1985年,趙林研究生臨畢業(yè)的一場活動上,劉道玉走到他旁邊,說自己從另一位經(jīng)濟系的同學那里得知,因為大學時參與了一場關于自由的討論,考上武大哲學系的他被拒收,轉(zhuǎn)到了武大歷史系。劉道玉專程來和趙林道歉,覺得自己失職,讓學生受到了委屈?!皩嶋H上這跟他完全沒關系,我考研時他都不是校長。這件事還不是我和他提的,他從別的同學那里聽來,竟專程來道歉,而且他不止步于此,他希望有補救的方法,讓我能從事我喜歡的事情?!壁w林回憶,當時臨近畢業(yè),他對未來也沒有太多想法,無所謂分配去哪里、做什么工作,但因為劉道玉的爭取,他至今可以在武大教書、研究他鐘愛的哲學。

“劉道玉一個很大特點就是愛學生,這種愛不單是在他的職責和權限之內(nèi),很多時候是超出了他的權限。許多人的事都不是在校長的權限范圍內(nèi)能解決的,但劉道玉會為了一個學生、一個老師,專門找省委書記、找教育部長去訴說、爭取?!?/p>

在傅紅春看來,劉道玉非常尊重師生們的個人意愿,關心他們的個人命運。傅紅春想離開武大教務處去讀博士時,盡管劉道玉說這打亂了他的部署,但他仍支持傅去讀博士。

而很少有學生知道,為師生個人發(fā)展而奔波的校長,一生都在時代潮流和國家意志的方向中前行。少年劉道玉家境貧寒。從初中起,劉道玉便渴望成為一名諾貝爾式的發(fā)明家。大學的六個寒暑,他沒回過家,英語是拿俄文教材來學的。青年劉道玉心潮澎湃:“通向科學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道路荊棘叢生,只有那些不辭勞苦、不畏艱難和敢于攀登的人,才有可能到達光輝的頂點?!?/p>

?

鼓呼

“因為任命校長后我就沒有實驗室了,失去了一個可以成為科學家的舞臺?!苯氖旰蟮囊粋€炎熱上午,武大校南三樓的屋子里,劉道玉挺直背,坐在沙發(fā)上回憶道:“我就進行了思維的轉(zhuǎn)換,從我自己想成為諾貝爾獎的發(fā)明家,轉(zhuǎn)換成培養(yǎng)更多得到諾貝爾獎的學生?!?/p>

耳順之年,劉道玉才敢說對自己有基本的了解?!凹扔星趦€、獨立、愛思、求變的優(yōu)點,又有膽大、自負、輕信、抗上(當然不是對所有的領導都如此)的缺點?!彼允。暗搅撕笃?,麻煩不斷,似乎被整個籠罩在失意之中”:曾發(fā)表過有爭議或有誤的文章,辦過傻事或錯事,上過當受過騙。耄耋之年,講起那些往事,劉道玉示意我不用再說了,并以此總結(jié)自己:“我是一個求新求變求異的理想主義者?!?/p>

和任命通知來得一樣倉促,1988年春節(jié)前三天,教育部對劉道玉的免職通知下達。被免職的前一天,劉道玉還在物理系調(diào)研,想制定第二個五年改革計劃。至今唯一讓他遺憾的是“課程體系的改革”沒有推行,“改革計劃的中心就是課程體系的改革。這也是我最大的遺憾,但實行的難度也是很大的?!?/p>

陳家寬1979年進武大讀碩士。在陳的回憶中,劉道玉卸任后,“他曾經(jīng)門庭若市的家后來沒人去了。他看到世態(tài)炎涼,但他很淡然?!?/p>

1997年,陳家寬從武大植物分類研究室離職,去復旦大學任教。劉道玉夫妻倆專程登門,上六樓的陳家寬家里來送別?!叭绻敃r他不同意我走,挽留我……他不是說你不要走、你留在武大。他有一種全局觀和家國情懷?!标惣覍捰X得自己受到劉道玉的深刻影響:“他是我一生的楷模。我不會告訴他我有什么成就,我做的答卷不要寫給他看,而是寫在國家的歷史進程里,這是我的價值觀。否則多么淺薄啊?!?/p>

退任校長后,劉道玉還是割舍不下教育。從90年代初開始,中國高等教育由精英向大眾化、由傳統(tǒng)向現(xiàn)代化、由粗放向集約型轉(zhuǎn)變。在取得很大成就的同時,教育改革滯緩、教學質(zhì)量下滑、教學評估造假、研究生教育異化、鋪張浪費成風、學術抄襲剽竊等情況頻發(fā)??吹浇逃嬖诘谋撞?,劉道玉不得不“鼓呼”。2008年,他在武大做了一場演講,指出“中國需要一場教育體制變革”,中國教育在經(jīng)歷高速發(fā)展后需要一段時間的調(diào)整。此后,劉道玉又在媒體發(fā)表文章,建言教改,希望國家能有所考慮。

60歲以來,劉道玉共出版23本著作,發(fā)表文章五百多篇,他從各個層面剖析教育問題:痛陳中國教育的弊病,并力求找到克服教育弊端的辦法。

不少教育實踐者前來探訪。2009年10月,朱清時赴南方科技大學任校長前來拜訪劉道玉,想和他探討中國教育的新路。后來朱清時實行自主招生、自主頒發(fā)文憑和學位,堅持幾年后卸任。劉道玉評價說:“他做了個人力所能及的嘗試,也取得了某種程度上的成功?!?/p>

采訪臨近結(jié)束,劉道玉忽然開口:“我最對不起的就是我的夫人劉高偉,你之前問我對誰有過愧疚,就是她?!笔嗄昵敖邮堋赌戏饺宋镏芸凡稍L時,他說自己一生沒有后悔過,最困難時都沒失眠過一次?!暗饴氁院螅曳蛉送纯抟粓?,讓我很心痛。我夫人與我同姓、同籍貫、同班、同專業(yè)、同志向、同事、志同道合、同甘苦共患難。我任校長后,她沒得過任何好處,反而受了許多窩囊氣。她為我失去的太多,但她從沒有怨言?!?/p>

2017年10月7日,武漢大學為1977級校友舉辦紀念恢復高考40年返校聚會活 動。1977級校友與老校長劉道玉合影

“我一生經(jīng)歷了太多風浪,風暴中的人已是無所畏懼了,她是岸上觀望的人,洪水滔天,全打到了她身上?!眲⒌烙裾f。“文革”中,劉道玉屢次被游街示眾,有時傷痕累累,妻子邊哭邊給他清洗、敷藥、包扎傷口。他們相互鼓勵堅持到曙光來臨。

說話時,劉道玉望著妻子休息的屋子。6月下旬,他才陪住院的妻子出院?!拔乙煤玫恼疹櫵!眲⒌烙裾f,“她是我的精神支柱,而我是她的拐棍,我們風雨同舟,相濡以沫。2021年元旦是我們鉆石婚,我們將以最簡樸的方式紀念這個日子。她患多種慢性病,已經(jīng)臥床三年多了,但我們都挺過來了?!?/p>

這些年,劉道玉收到了五千多封來自師生的信件。他左耳戴著半透明的助聽器,必須貼近他左耳大聲說話,他才能聽清。他也開始用微信,微信名是以前同學們給他起的親切的“劉道”。朋友圈里的唯一內(nèi)容是他為亦師亦友的歷史學家劉緒貽寫的訃文《他創(chuàng)造了奇跡——沉痛悼念劉緒貽先生》。

窗外樹冠繁茂,武大踞山而建。從20歲入讀武大以來,除了兩次短暫的離開,劉道玉就沒有離開過珞珈山。離劉道玉居所不遠,就是他讀書時李達校長的故居。在武大的校長欄介紹上,有張之洞,有李四光……

?

?????????????????????????????? (實習記者羅曼對此文亦有貢獻)

網(wǎng)友評論

用戶名:
你的評論:

   
南方人物周刊 2024 第818期 總第818期
出版時間:2024年12月30日
 
?2004-2022 廣東南方數(shù)媒工場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版權所有
粵ICP備13019428號-3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廣州大道中289號南方報業(yè)傳媒集團南方人物周刊雜志社
聯(lián)系:南方人物周刊新媒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