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丨托妮·莫里森 死亡與新生

稿源:南方人物周刊 | 作者: 吉普賽 日期: 2019-08-21

“她的作品想象力豐富,富有詩意,顯示了美國現(xiàn)實生活的重要方面。”

作家有雙重生命,一重是他的肉身,另一重是他創(chuàng)造過的精神世界。人生不過百年,寄居一世,肉身總會消亡,可他陳述過的歷史、他所展示過的人性的幽深和天地的廣闊,卻會因剝除了他自身生命的象征意義和影響力,而被放置到一個更為客觀的位置。

托妮·莫里森就是這樣一個人物。作為一名黑人女作家,她是絕對的少數(shù)族裔——有色人種、女性。20世紀60年代她初登文壇時,正是美國平權(quán)運動和婦女運動風起云涌的年代。她將她的身份視為創(chuàng)作的母題。1988年,托妮獲得普利策文學獎,1993年,她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當時瑞典文學院給的評價是這樣的:“她的作品想象力豐富,富有詩意,顯示了美國現(xiàn)實生活的重要方面?!?/p>

1931年,托妮出生于美國俄亥俄州,父親是工廠工人,母親是白人家的女傭。一方面,她從小接受黑人文化的熏陶,包括歌曲和民間傳說;另一方面,她又因自身的膚色和她認同的文化而受到社會的不公正待遇。因熱愛而被邊緣化,對于一個普通人來說或許只有痛苦,而對一個作家而言,這份痛苦可以釀造成源源不斷的靈感和素材。托妮在60年的寫作生涯中,共創(chuàng)作了11部小說、五本兒童讀物、兩部戲劇、一組歌曲和一部歌劇。處女作《最藍的眼睛》中,女主角在假想中拋棄了黑人身份;成名作《寵兒》中,女主角在反抗命運無果、對黑奴前途絕望的情況下殺死了自己的女兒;《所羅門之歌》里,出生于白人醫(yī)院的黑人嬰兒奶娃,在兩種文化的矛盾交織中成長,最終擁抱了內(nèi)心深處的黑人靈魂……她談?wù)摰拇蟛糠謨?nèi)容都和黑人生活相關(guān),涉及黑人生存境遇、少數(shù)族裔文化的消失和民族解放。更重要的是,托妮的筆觸并沒有停留在不同膚色人群的分裂和對抗上,她的文字反思了親情與自由的關(guān)系,探討了黑人應(yīng)如何擺脫白人文化的精神控制、實現(xiàn)真正自由等一系列問題。

這種自我剖析,使她的作品進入了文學范疇,也使她本人成為了反對種族歧視、倡導男女平權(quán)運動的意見領(lǐng)袖。在紐約蘭登書屋擔任高級編輯期間,她主編了講述美國黑人史的百科全書《黑人之書》,1969年起她常應(yīng)邀撰寫社會評論,為黑人與女性利益奔走呼號。哪怕到了84歲,她依然是一位斗士,寫作了描述黑人女孩童年創(chuàng)傷的小說《上帝保佑小孩》,并對美國社會事實上存在的種族不平等現(xiàn)象做了猛烈抨擊。當時密蘇里州的一名白人警察槍殺了一名未攜帶武器的黑人青年,最后陪審團放棄了對警察的起訴。托妮認為此事不公,公開表明態(tài)度:“人們總說需要就種族問題展開談話。那么談話就是:我要看到警察朝一個沒有武器的白人少年的后背開槍,我還要看到一個白種男人因強奸黑人婦女而被定罪?!?/p>

歷史進程和特殊身份,就這樣交織在托妮身上。這助益了她的文學創(chuàng)作,但另一方面,也迷惑了讀者對她文學成就本身的判斷。90年代初,黑人運動在不同國家和地區(qū)均有所成就,平權(quán)成為不可逆的歷史潮流。托妮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同一年,另一位黑人運動領(lǐng)袖曼德拉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在所謂“政治正確”的語境下,這種巧合無疑削弱了托妮獲得“文學獎”的正義性。而吊詭的是,群眾的這種懷疑恰恰又是托妮反對的那種虛偽的平等——社會在打量一個有成就的黑人時,首先會歸因于她的身份,而不是她實際的能力。

2019年8月5日,托妮·莫里森在紐約蒙蒂菲奧里醫(yī)療中心去世。這是一件遺憾的事,不過對于作家而言總還有些積極的意義——至少,從她徹底切斷和作品的臍帶開始,她筆下的人物和故事將獲得新的、獨立的生命。

?

網(wǎng)友評論

用戶名:
你的評論:

   
南方人物周刊 2024 第806期 總第806期
出版時間:2024年09月16日
 
?2004-2022 廣東南方數(shù)媒工場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版權(quán)所有
粵ICP備13019428號-3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廣州大道中289號南方報業(yè)傳媒集團南方人物周刊雜志社
聯(lián)系:南方人物周刊新媒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