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笑聲去世以后,一位網(wǎng)友發(fā)了一條意味深長的微博。他說在天津聽的第一場相聲,壓軸就是尹笑聲和他的搭檔黃軼良?!八己暨旰暨甏€很敬業(yè)地說相聲,其實臺下只有五六個觀眾?!币β曉谙嗦暯缬忻?,在泛相聲界有些名,在不聽相聲的人眼中,他的名氣就只剩下和郭德綱雞毛蒜皮的糾葛。
2010年,尹笑聲接受媒體采訪時曾公開說郭德綱“偷活”。2000年前后,尹接受郭邀請每周日到北京大柵欄一家茶館演出,八場過后卻發(fā)現(xiàn)郭正偷偷用攝像機、錄音機截取表演素材。尹笑聲抗議未果,只好不再去北京演出。后來尹笑聲甚至還在市場出售的郭德綱相聲專輯中發(fā)現(xiàn)了自己演出的節(jié)目。他不留情面地說:“他(郭德綱)用功、努力,但他的用功跟我們不在一條道上,盡在別的地方下功夫了?!?/p>
和路子狂野的郭德綱相比,年長35歲的尹笑聲自然是老派的。他出生于1938年,6歲隨父親尹壽山學(xué)習(xí)相聲,7歲就開始登臺亮相。他師承相聲泰斗馬三立,8歲就以藝名“小傻子”在南市連興茶社走紅。當時的曲藝江湖,百花齊放、百家爭鳴,能在激烈競爭中捧住吃飯的行當,憑的都是真刀真槍的功夫。
“有些東西確實需要年頭熬的?!?3歲的尹笑聲曾說。他舉另一位相聲名家陳鳴志的作品《吃元宵》的例子,說即便包袱少,觀眾也能從他的鋪墊敘述中聽出滋味來?!八囊粋€動作,每句話的重音,哪怕是一個眼神都有功夫在里面,包袱一抖,又脆又響,還耐得住琢磨!但別人說這個包袱不一定響不說,之前的鋪墊沒準就讓臺下觀眾散神了。”
雖然一生都在鉆研相聲表演,但公開資料顯示,自抗美援朝慰問演出以及1960年代在山西、河南、河北演出之后,直到90年代末,他的相聲經(jīng)歷幾乎一片空白。這段時間他經(jīng)歷了什么、有過怎樣的藝術(shù)探索不得而知,而當他再回歸觀眾視野,早已不是民國時代的小孩、建國初期的少年了。
1998年,隨著越來越多娛樂方式的出現(xiàn),相聲在人們的生活中早已被邊緣化。即便在重鎮(zhèn)天津,能說相聲的場所、能聽相聲的觀眾都非常有限。在這種情況下,馬三立的另一位徒弟于寶林先生提出了“相聲回歸茶館”。以尹笑聲為首的老相聲人很快響應(yīng)這個號召,1999年,他和搭檔黃鐵良、馮寶華、佟守本等人一起成立“眾友相聲藝術(shù)團”——在當時,這是唯一一個由專業(yè)相聲演員組成的民間相聲團體。從這以后,尹笑聲不僅活躍于舞臺,也將相聲藝術(shù)的傳承與發(fā)展當成了自己的使命。
2013年,已經(jīng)75歲的尹笑聲在微博上做過一次微訪談。一位網(wǎng)友問“天津相聲的出路在哪里,是否還有可能達到過去的輝煌?”尹笑聲答:“老演員年歲大了,希望年輕演員把傳統(tǒng)相聲的要素、基本功繼承下來,如果否定傳統(tǒng)相聲的一切,那樣相聲的出路就渺茫了?!?/p>
五年后,尹笑聲在天津去世,享年80歲。言猶在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