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癥 | 矯正性情感體驗

稿源:南方人物周刊 | 作者: 文 曾旻 日期: 2018-11-15

人們只有直面了當下的情境,將過往的傷害和挫敗帶給我們的扭曲體驗矯正過來,抑郁的惡性循環(huán)才會停止

我第一次吃萵筍是在幼兒園,那時候的伙食不怎么好,很多東西都挺難吃的。那是我第一次在碗里見到一種橢圓形切片狀的白綠色食物。出于對陌生食物的不安全感,剛開始我沒有吃,把它們全部擱到了飯碗的一邊,后來幼兒園阿姨和我說:“這是萵筍,很營養(yǎng)、很好吃的一種蔬菜,你要多吃點?!?/p>

因為懼怕權威,我不得不開始一片片地吃下它們。倒不至于難以下咽,只是覺得一如既往的難吃。不知道為什么,或許是在權威的壓迫下做了一件自己不情愿的事情,吃完萵筍后,伴隨著口腔中的苦澀回味,我感到一陣頭暈目眩。從那一刻開始,有一個根深蒂固的觀念植入了我的內心——萵筍是一種吃后會令人頭暈的難吃蔬菜。直到度過人生的第二個本命年之際,我都沒有再碰過萵筍。

每當和朋友聚餐,別人問我有沒有什么不吃的時候,如果我在菜單中見到了“萵筍”、“萵苣”等字樣,我都會強調一句,我不吃萵筍。那種吃萵筍后的頭暈目眩感,會在我看到菜單時,清晰地回想起來。我甚至一度懷疑,自己是否有某些特殊的生理特質,對萵筍中的某種元素過敏,以致在吃過之后會產(chǎn)生頭暈的生理反應。這種懷疑和討厭萵筍的堅固信念在一次偶然的聚餐中被打破了。

我記得那是一個挺小規(guī)模的聚餐,同行的兩三人都是非常熟悉的朋友。我們點了一大鍋烤魚,很多配菜點綴在巨大的烤魚之中,我們一邊就著熱騰騰的烤魚,吃著涼菜,彼此談笑風生,氣氛令人放松。

魚被分食得差不多之后,我們開始吃藏在底下的配菜。被烤魚的湯汁染得綠油油之后,許多配菜看起來外表很是相似,有切成一條條的土豆塊和紅薯塊,還有切成一條條的萵筍。在沒有任何防備的情況下,我吃下了萵筍。感覺不太對勁的時刻,我開始問同桌的朋友,那是什么。得到了確切的答案后,我有些擔憂,害怕那種頭暈目眩的感覺會不期而至。

可奇怪的是,我想象中極其可怕和令人難受的暈眩感并沒有出現(xiàn)。于是,我再來了一塊,感覺就著烤魚的湯汁,那脆脆的萵筍塊還有點好吃。

從那之后,我再也沒有在飯桌上聲稱過我不吃萵筍。

這是我經(jīng)歷過的印象深刻的一次“矯正性體驗”。精神分析師亞歷山大在1946年首次提出“矯正性情感體驗”的概念,它是指當人們重新回到曾經(jīng)的創(chuàng)傷情境中去體驗時,如果他們能夠產(chǎn)生新的應對方式,對那種情境有新的感受和體驗,就是一種“矯正性情感體驗”。這種體驗會真正幫助到我們,讓我們走出曾經(jīng)的陰霾。

在抑郁的人群中,這種體驗也異常重要。人們往往因為在人際關系中遭受挫敗、無法應對外部環(huán)境的壓力而自我攻擊,從而出現(xiàn)了持續(xù)的情緒低落和抑郁傾向。面對當下的抑郁情境,真正改變的開始,或許也是回到你第一次感受到這種情緒的情境里,重新審視那個情境中你可能遭遇的扭曲體驗。

人們只有直面了當下的情境,將過往的傷害和挫敗帶給我們的扭曲體驗矯正過來,抑郁的惡性循環(huán)才會停止。

有不少抑郁的來訪者,在向我表達了他們的情緒情感之后,往往帶著強烈的羞恥或恐慌,等待我對他們的抑郁情緒進行一番指責,或表現(xiàn)出無比驚訝——這正是他們面對抑郁情緒時,最初感受到的他人會如此評價、指責或否認他們的情緒體驗。

可是,當我表示理解,并進一步關心他們的感受時。他們常常會松一口氣——原來沒有評價、否定和指責啊。他們會說:“這是我第一次和別人如此完整、詳細地講述這件事,和經(jīng)歷這一切的感受?!?/p>

就像在飯桌上我發(fā)出“原來萵筍不會令人頭暈”的感嘆一般,他們在面對我的理解和關心后,感受到了“原來這是可以接受的”的矯正性情感體驗。

網(wǎng)友評論

用戶名:
你的評論:

   
南方人物周刊 2025 第827期 總第827期
出版時間:2025年04月07日
 
?2004-2022 廣東南方數(shù)媒工場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版權所有
粵ICP備13019428號-3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廣州大道中289號南方報業(yè)傳媒集團南方人物周刊雜志社
聯(lián)系:南方人物周刊新媒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