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記者有一個好處,就是采訪越多,你手上的故事碎片就越多。如果將世界視為一個球體,這些碎片能幫你更好地補齊球面。幸運的話,在這個過程中,或許你能更接近“真實”,避免被凝固的偏見裹挾,陷入單向度的陷阱。
幾個月前我寫過一篇關于網貸平臺連環(huán)爆雷的調查。為了完成報道,我采訪了出事平臺“網貸之家”的資金出借人、某P2P平臺前員工、某P2P平臺高管等。但遺憾的是,我缺失了一個重要的采訪維度,即文中剖析案例“網貸之家”背后的關鍵人徐紅偉等。
之所以缺失,主要是因為當時徐紅偉等均已被警方控制,一是不便接受采訪,二是因為經濟案件涉及追款,警方也不希望透露太多信息,影響被追款企業(yè)的運營,增大追償難度。所以,當時的我唯有更多聚焦于公開數據和事發(fā)前的報道,從中挖掘,以補齊直接采訪的缺失。
沒想到,幾個月后,因為這篇《走出看守所的富二代》,竟給了我一個機會補齊這個缺口,得以站在已爆雷P2P平臺經營方的角度看看,除了維權出借人眼中全然的惡,他們在爆雷前后的經歷,以及如何自陳。當然,這次平臺實控人依然在看守所,我所得到的故事碎片主要來自實控人丁萬青之子丁偉的敘述。
根據丁偉提供的故事版本,父母最初涉足民間借貸,主要是因為丁家的糧食加工生意為現金結算,賬上的錢不用時,就會借給知根知底的人以賺取利息。后來,生意越做越大,手上攢的錢越來越多,也有越來越多的人在丁家做資金流轉,于是借貸規(guī)模逐漸變大。再后來,恰逢P2P發(fā)展迅速,網貸便順水推舟。
按照丁偉的說法,雖然到了后期,一半因為父親自負,一意孤行;一半因為人情世故,掣手掣腳,年逾五十的父親開始有些犯糊涂,常會因為對借款人判斷失誤而導致壞賬。但他認為這并不是丁家生意出現變故的直接原因,最終讓丁家走向破產的是P2P行業(yè)的危機傳導,同城的另一家公司倒閉,引發(fā)投資者信心崩塌,恐慌的投資者上門擠兌,加上老賴趁火打劫,父母經不住壓力,最終“爆雷”,進入破產清算,一切歸零。
人的敘述都是利己的,從表面的信息上看,每一個擁有表達權的相關方都竭盡可能地強調自己的“受害者”身份:被騙了錢的,忽視了自己最初的貪婪,即便這份貪婪極不明顯到只有一兩個百分點;騙人錢的,覺得自己已經盡力挽救局面,當初自己也是被人架上了賊船;有參與騙局嫌疑的急于撇清關系,認為及時止損,便能將過去抹得一干二凈。
亂局中,沒有一個人是無辜的。但,這僅僅是事情的一面。
另一面,則是在不久前寫完另一篇報道《長租公寓變局:行業(yè)陣痛能撬動什么?》后感觸很深的——商業(yè)的擴張經常伴隨著原罪:最后成功的人往往會感嘆一句,運氣好些罷了。
你看,世界的灰度遠比北京的霧霾更濃。
這次采訪另一個印象比較深的,是丁偉談及他對一些媒體采訪的態(tài)度。他的描述很赤裸—— “媒體消費我,我消費流量?!?/p>
其實,在真正接觸這個題之前,坦誠地講,我多少有些想當然。去年丁偉家里出事后,很多媒體報道的論調都是帶有批判性的,甚至不無尖酸,我以為我看到的就是他所遭遇的輿論環(huán)境,但實則絕非全景。
這讓我重新認識了曝光度,如果用比較極端的說法去看,即便一個人被塑造得全然負面,也會有人從負面中看到認同,這份認同意味著機會,會帶人走出困境,即便有時被支持者自己也很難說清吸引這些“支持者”的東西究竟是什么。
這多少會讓人覺得,不是世界不可理解,而是在每個人的狹小星球里,都有一套自成體系的邏輯,無論殘酷還是坦蕩,無論善與惡,都是世界的一面而已,都是一種可能。
但這些可能不斷疊加,最終會塑造出一條無法被溪流侵蝕的河壩,那條河壩會引你走向某種宿命。就像《西部世界》里說的,那時,世界的終點就只有一種可能,無論平行世界里發(fā)生了什么。
而作為傾聽者,有時候獲得更多的認知,其實也是懷揣更多的偏見,然后用偏見對抗更多的偏見,趨向一個看似經得起更多推敲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