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道 | “綠色建筑的使命:科技和自然并存”——對話臺達品牌長郭珊珊

稿源:南方人物周刊 | 作者: 文 洛拉 日期: 2018-11-08

“臺達雖然是一個科技公司,但科技是用來幫助提升能效的,如果我們同時能夠和自然共存,更善用陽光空氣和水,才是最高明的第一優(yōu)先”

郭珊珊最怕坐飛機。2010年加入臺達集團(以下簡稱“臺達”)之前,她去過最遠的度假地是臺灣南部城市墾丁,30歲到45歲,都在同一家酒店踩沙灘。自擔任品牌長后,很少坐飛機的她硬抗著恐懼,短短半年時間飛出了金卡。

10月底,她飛到上海,代表臺達參加Greenbuild中國大會,領取美國綠色建筑委員會USGBC頒發(fā)的“綠色先鋒獎”。USGBC頒發(fā)的LEED認證是綜合考慮綠色建筑設計、施工和運行的最權威的認證體系之一。臺達吳江數據中心通過采用臺達自有產品及節(jié)能方案,在選址與交通、能源與大氣、用水效率等方面的綜合表現獲得LEED高分肯定,成為全球首座LEED v4 ID+C金級認證綠色數據中心。

美國綠色建筑委員會全球總裁兼首席執(zhí)行官Mahesh Ramanujam特地告訴郭珊珊,LEED此前只評建筑,是臺達令他意識到數據中心的重要性,改變了大會的評估準則。

這些年不斷地在各地奔波,郭珊珊不僅適應了“云上的日子”,更讓臺達在“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促進可持續(xù)發(fā)展”方面的實踐也如愿被看見,甚至長出了一對可能扇動世界的翅膀。

?

聰明的“譯者”

這家創(chuàng)立于1971年的老牌電子工業(yè)公司,被稱作“臺灣最實在的企業(yè)”。直至郭珊珊就任品牌長,方才正式進入品牌元年。郭珊珊品牌長開創(chuàng)了一種新典范。短短的采訪交流中就能感知到她行事聰明且極具韌性,又呈現出一些柔軟獨特的特質,是一位能夠激勵團隊成長的優(yōu)秀領導者。

甫一上任,面對大大小小的產品和事業(yè)部,以及眼前散落的生產線,她通過內部不斷地溝通,以及對應外部市場趨勢,終于讓臺達各事業(yè)部領導達成共識,把業(yè)務范疇劃分為電源及元器件、能源管理、智能綠生活三大技術領域。同時,她用“Smarter. Greener. Together.”三個單詞,確立了臺達全新的品牌承諾,也對應著臺達最早的經營使命——環(huán)保、 節(jié)能、 愛地球。

近代翻譯學科有“信、達、雅”一說,無形中切合了郭珊珊的工作準則?!捌放乒ぷ餍枰褟碗s的信息化繁為簡,傳遞出去;同時將細微之處落實到十分具體?!?/p>

打響品牌需要積極對外發(fā)聲,郭珊珊自然不會放棄COMPUTEX大會這樣的好機會?!?012年,公司在汶川地震后,于四川綿陽捐建了一所臺達陽光小學,我就在臺灣COMPUTEX展會上布置出一個校園,里頭用的都是臺達的產品,你可以看到投影設備、移動電源、數據中心,還有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p>

在當時滿場都是熱辣模特站臺的展廳里,第一次有人辦學校。步入模擬場景,既有故事又有細節(jié),牢牢捉住了大家的目光,如同欣賞一部紀錄片。一鳴驚人后,很快業(yè)界皆知:凡是郭珊珊操刀的展位,必定是場館中最熱鬧的地方。

至此,郭珊珊不僅完成了對臺達的品牌價值與形象的全新定義,臺達作為全球電源管理與散熱解決方案的世界級領導廠商,還贏得了“臺灣20大國際品牌”等一系列榮譽,對內加強了“ONE DELTA”的合作意識。

在這個偏重男性的工業(yè)江湖中,外表文雅溫和的郭珊珊不動聲色,精準譯出了臺達人共同感知的集體追求,踏步于隊列之前。

?

科技非無情

在臺達一干8年,郭珊珊強烈的感覺是,自己始終處于一個充滿成長動能的環(huán)境中。論及學習榜樣,她受臺達創(chuàng)始人鄭崇華老先生感召最深。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是前任臺灣清華大學校長劉炯朗評價鄭老先生時引用的一句詩,也是郭珊珊理解“臺達精神”的第一步,那就是學會“推己及人”。

鄭老先生被媒體推崇為臺灣第一位企業(yè)環(huán)保長及科技教父,長期致力于打造人人都能擁有的智能綠生活。這位白手起家的創(chuàng)一代從不等待,早早就從臺達內部開始實踐綠色理念,自己創(chuàng)造出樂土,也通過技術或者捐助,幫別人蓋綠色建筑。10年間打造26棟綠色建筑,從校園到廠房,跨越美亞大陸,將理念通過實踐轉化成實在的經驗與能量,用自身影響力拓寬綠色建筑的邊界。

如今,鄭崇華敬畏自然、尊重環(huán)境的謙卑態(tài)度一脈相傳。在鄭老先生的委托下,郭珊珊兼任臺達電子文教基金會執(zhí)行長一職,與科學家團隊一起,負責包括水資源、綠色建筑方面的研究及展覽工作等?!皩ξ襾碚f,做品牌和基金會的工作,都具備一個類似翻譯官的角色功能。我負責將科學家們的語言譯成一般人能聽懂的意思,如果能夠打動人就更好了。”

?

筑回自然最高明

臺達蓋綠色建筑,涉及維度很多,在推廣手法上也創(chuàng)意十足。

2013年的新竹燈會上,為了打破人們對綠色建筑的刻板印象,臺達修建低碳建筑“永續(xù)之環(huán)”,邀請國寶級書法家董陽孜為其揮毫潑墨,制成宣傳影片投影播放,呼吁人們懂得感恩自然。這個270°的環(huán)形燈體當場引爆話題,其造型靈感源于建筑師潘冀對于生命的感受?!芭讼壬呛苡H土的,他認為人應該感恩自然,站在一個大環(huán)境面前不妨彎下腰來,所以做出一個半彎腰的弧面,這恰恰給我出了個大難題?!?/p>

從小受到良好教育的熏陶和母親用心的栽培,郭珊珊擁有了出色的藝術審美。近年來,臺達文教基金會在她的帶領下,先后在巴黎、北京、臺北和高雄等地舉辦“綠筑跡——臺達綠色建筑展”。整個創(chuàng)作過程,像是一場擁有敘事感的“裝置創(chuàng)作”,更是一場融合臺達實際技術與現實作為的藝術歸檔。

?

于北京清華美院舉辦的“綠筑跡——臺達綠色建筑展”

?

一路上,臺達先是將曼陀羅花狀屋頂的木制圖書館,做成帳篷的樣子搬進巴黎大皇宮內;隨后在清華大學美院的墻壁上,按比例鑲進一座蘇州市的低碳住宅,一旁掛上名家書畫;最后回到故鄉(xiāng)臺北,利用華山酒廠鍋爐室的古跡,重現了八十多年前的舊窯灶。每次展出,都記載著臺達對綠色建筑推進的實績:投射出一個個接地氣的綠生活概念?!熬G筑跡”展善用地方元素,懂得拉近雙方距離并喚起觀者的同理心,衍生出更多關于綠色生活的思考。

然而,所有的講述,都有關同一個生活態(tài)度?!罢褂[回到臺北,我們取花蟲石為主題象征,通過中國書法設計成動畫影片播出。因為花是植物,蟲是動物,石是礦物,有筑回自然之意,正如綠色建筑必須順應當地的自然環(huán)境而為?!惫荷狐c明背后深義,“臺達雖然是一個科技公司,但科技是用來幫助提升能效的,如果我們同時能夠和自然共存,更善用陽光、空氣和水,才是最高明的第一優(yōu)先。”

?

網友評論

用戶名:
你的評論:

   
南方人物周刊 2024 第816期 總第816期
出版時間:2024年12月16日
 
?2004-2022 廣東南方數媒工場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版權所有
粵ICP備13019428號-3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廣州大道中289號南方報業(yè)傳媒集團南方人物周刊雜志社
聯系:南方人物周刊新媒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