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 | 阿曼多 藝術家是冷酷而理性的眼

稿源:南方人物周刊 | 作者: 實習記者 宮健子 圖 廣東省博物館提供 日期: 2018-06-28

“現實的關鍵只是有人死去。”目睹過納粹罪惡的荷蘭藝術家阿曼多,用冷酷而理性的雙眼,直面憤怒、暴力與罪惡

1940年5月10日凌晨3點55分,荷蘭《聯合商報》記者A·埃克在科克里奧街的自行車棚前站定,拿出鑰匙準備開門,爆炸聲突然響起。一架德國戰(zhàn)斗機飛躍阿姆斯特丹人造林區(qū),在斯希普霍爾機場上空投下炸彈,城市邊緣的森林燃起熊熊大火。

“天空充滿暴力?!卑?嗽趫蟮乐袑憽?/p>

5月15日夜,艾曼紐爾·布克曼和妻子及其他150名在荷蘭的猶太人自殺。那一天德國軍隊經過韋斯佩塞德橋和貝拉赫橋開進城,街道兩旁,數千阿姆斯特丹人正在觀望。

?

森林有罪,風景有罪

荷蘭阿美里斯維爾特莊園的別墅里有兩個巨大的房間,房間的壁紙是來自清代中國廣東的巨幅畫作,一間山水人物,一間春色花草。2014年這里成為以收藏荷蘭藝術家阿曼多作品為主的專題博物館,阿曼多《黑色風景》的對面,乘著蓮舟的中國少女們言笑晏晏。

?

1945-1949年間,阿曼多在不同的(吉普賽)樂團擔任第一小提琴手,也在獨立慶典上演奏過,但是在19歲時突然放棄演奏小提琴

?

館長伊馮娜對我說,阿曼多的作品啟發(fā)了許多荷蘭藝術家,荷蘭前女王貝婭特麗克絲也是阿曼多先生的忠實擁躉?!柏悂喛死蛱厮构魇詹亓嗽S多阿曼多先生的作品,經常邀請他去王室作客,她自己也是一位藝術家(雕塑家),阿曼多的作品給了她很多靈感?!苯衲?月,被稱為“戰(zhàn)后荷蘭最偉大藝術家之一”的阿曼多,在廣東省博物館舉辦“意象之間”中國個人首展。阿曼多又被稱為現代“文藝復興人”——他是擁有的自己管弦樂隊的小提琴手,做過記者、編輯,曾自導自演紀錄片與電視劇,是詩人、小說家,最有成就的是雕塑和繪畫,令人想起文藝復興時期的全才。

但是,他的作品幾乎沒有一件能讓人感受到達·芬奇?zhèn)児P下的人性光輝。展廳的背景板全部被漆為純黑,靜默,壓抑。顏料在畫布上粗獷切割的紋路似乎用盡了畫家全身的憤怒,“暴力”、“邪惡”從畸形而模糊的輪廓中噴涌而出,“野獸”的肢體扭曲,以滑稽乃至荒唐的姿態(tài)奔跑,大面積的黑色、白色、紅色,混亂而顫抖地鋪滿巨大的尺幅,以近乎變態(tài)的力量撞擊著觀者腦海中“美”的概念。

“美是懷疑?!卑⒙嗾f,“丑陋的美麗是無與倫比的?!?/p>

?

《死手1999 1/3》1999年,青銅,19厘米×76厘米×65厘米藝術家收藏

?

1935年,六歲的阿曼多跟隨家人從阿姆斯特丹市區(qū)搬到了東南部阿默斯福特的森林附近,距荷蘭軍隊的營地不遠。此后五年間,這里成為了男孩的游樂場。直到1941年,德軍將其改為阿默斯福特轉運營(Camp Amersfoort),作為荷蘭猶太人、政治犯及戰(zhàn)爭俘虜被運往滅絕營前的監(jiān)獄。阿默斯福特營地共計關押過三萬五千名囚犯,至少七百人在此死于暴力與虐待,兩萬人這里此前往荷蘭東部的韋斯特博克(Westerbork)及其他集中營。

“表面上看它沒什么不同,還是冷杉、云樹。但它成了一片墮落的森林,臉上有惡意的冷笑。成了有倒刺的電線、瞭望塔、垃圾、焦油、一切糟糕的東西?!?/p>

“你看,這里原本有兩條車道,但現在已經棄用。車道消失了,原因不詳?!鄙?、風景被抹去痕跡,不發(fā)一言而無動于衷,因此它們有了罪過。上世紀70年代初,“風景的負罪”開始成為阿曼多的重要主題。他將黑白的森林風景照片與同樣尺寸的白色畫布組合,在風景上用紅色或黑色的筆觸“隨意”勾勒幾道線條,有的從照片邊緣延伸到水平置于兩端或者一側的白色區(qū)域。紅色讓人想起血液,“是人類痕跡的抽象形式”。

“近年作品的色調和主題發(fā)生了顯著的轉變,是新的關注點嗎?還是此前表達的新闡釋?!蔽覇?。

“有段時間我只用黑白兩色作畫,因為我的記憶皆是黑白?!卑⒙嗾f。“現在我放手去使用色彩,發(fā)現如此一來我便難以觸及到我的記憶。但盡管我使用彩色,我對現實的關注點仍未改變,這的確是我對以往主題的新表達。如果你將《田間小路》(彩色)與《黑色景觀》(黑白)對比,你會發(fā)現它們訴說著同樣的寂寞與孤獨?!?/p>

他還從舊貨市場搜集來大量明信片、舊照片、廢紙張,和“風景”作同樣的處理。一張從筆記本中掉落的紙片,印著德國占領一家農場時收繳物品的清單,粘貼在白色畫布的中間,旁邊添加的潦草線條讓整個畫面意義模糊。阿曼多將它命名為《過去的注解》(Anmerkungen zur Vergangenheit),老紙片與白色畫布居于同一個平面,作者繪制的線條將兩者連接——“時間是不可信任的。昨天與今天之間橫亙著恐懼的尖叫?!?/p>

但即便直面物證呈現的過去又如何?觀者仍只能失語。

?

現實的關鍵只是有人死去

有罪的阿默斯福特森林是阿曼多美術生涯的起點。1949年,19歲的阿曼多放下曾在解放慶典上演奏的小提琴,來到森林邊緣。他閉上眼睛,在黑暗封閉的房間里,左手執(zhí)筆?!爸挥羞@樣才能完全開放意識?!钡聡枷?、文學與歷史書籍占據了他的書架,他喜歡19世紀晚期的德國浪漫主義——其中蘊含著的黑暗和原始力量。他也喜歡同樣深受二戰(zhàn)影響的藝術家約瑟夫·博伊斯(Joseph Beuys),“只有他的作品能讓我感嘆‘那正是我想要創(chuàng)作的’,他的作品對于戰(zhàn)爭和戰(zhàn)爭痕跡的表達比我更加豐滿?!?/p>

?

《黑色頭顱6-57》,1957年,混合媒介,122厘米×101厘米,MOA藏

?

1954年,八個黑色的銅螺栓在長方形的黑色背景板上水平排列,構成了《我殺了弟弟亞伯》(J’ai tué mon frère Abel),創(chuàng)世記里人類最初的自相殘殺開啟了他的“犯罪系列”——《犯罪風景》(Paysages criminels,1955)及《犯罪繪畫》(Peintures criminelles,1956)等。猩紅的單色調、粗暴的筆觸和隱約可見的人類頭顱,立刻激起了戰(zhàn)后荷蘭文藝批評界野蠻的指控:“他是有國家社會主義傾向的納粹同情者!”

在占領荷蘭的五年中,德國派駐阿姆斯特丹的軍官從未超過60人,大部分登記、抓捕、運輸犯人的工作由荷蘭人完成。1941年1月20日,德國當局要求阿姆斯特丹公民登記處繪制猶太人分布地圖,九天后地圖即告完成,每10個猶太人為一單位,用彩色標記得清清楚楚?!吧婕蔼q太人問題,荷蘭警察表現出色?!?942年9月24日,阿姆斯特丹德國高級警官勞特向上司希姆萊匯報,“他們抓獲數百猶太人,夜以繼日地工作?!?/p>

?

1984年,阿曼多在柏林國家美術館舉辦個人展《阿曼多的旗幟》,并相繼于明斯特、門興格拉德巴赫舉辦此展

?

1945年5月5日后的荷蘭沉浸在修復斷壁殘垣、建設福利國家的激情中。阿默斯福特營地迅速被拆毀,只剩下一片地基。戰(zhàn)時,阿曼多曾看見自己童年的玩伴穿上軍裝走進阿默斯福特的鐵門,擔任納粹處理犯人的助手——受害人變成兇手只需要換身衣服。

“抵抗,那是事后之語,當時并不存在?!眾W斯維辛幸存者普利莫·萊維在書中反思集中營里的“灰色地帶”——“在被壓迫者中,一些人也在尋求權力。他們被壓迫者污染,并不自覺地奮力向他們看齊……幸存者虛構自己的記憶,夸大自己遭受的迫害,用以逃避人性復歸后消極而無力的負罪感?!?/p>

阿曼多開始將目光轉向戰(zhàn)后失去發(fā)言權的“加害者”。1967年,身為《海牙郵報》記者的阿曼多與漢斯·斯琉特拉(Hans Sleutelaar)合作,完成采訪實錄《SS成員——二戰(zhàn)荷蘭志愿者》(De SS'ers.Nederlandse vrijwilligers in de Tweede Wereldoorlog.),受訪者皆為當年的荷蘭“幫兇”。從錄音磁帶中逐字打出約2500頁的手稿,他們將自己的問題和評論全部刪除,不加任何道德評判,只保留受訪者的聲音。作品的出版再次觸動了人們敏感的神經,他被指斥為“對國家有害的家伙”。

1979年,經德國學術交流中心(DAAD)資助,阿曼多來到柏林,進入納粹雕塑家阿諾·布萊克(Arno Breker)的工作室。他主動將自己置身于“罪惡之地”,并在一年期滿后選擇長期駐扎。1980年起,阿曼多在《鹿特丹商報》開設“從柏林來”專欄,如實呈現柏林普通市民的言談——在餐廳里、火車上、咖啡館中的日常對話,從中可以看到普通人對于戰(zhàn)爭的茫然無知或者隔膜。阿曼多自己仍然不發(fā)一言,不加評判?!拔視M量避免談論德國人和荷蘭人,尤其是關于‘德國’,有時我不得不稱占領者、敵人為‘德國人’。”

“現實的關鍵只是有人死去。”受害者與加害者界限模糊,而二元對立的歷史思維懸置了人們的理性審視。因此,他始終對自己的動機、判斷保持緘默。

“在他眼中,暴力、戰(zhàn)爭、沖突和違背人性的罪行無處不在,它們可以但不必被束縛在某個特定地點、時代或文化記憶中?!毖芯堪⒙嗟膶W者Anke Hervol說。

“我只是堅持那是發(fā)生過的事情,關于人類的事情。”阿曼多選擇成為“柏林人”,做一個局外人,注目于超國家與歷史的人類悲劇。

?

冷酷而理性的眼

長長的走廊,每一面墻上都掛滿了數面巨大的飄忽不定的黑色“旗幟”,它們沒有番號,在并不寬闊的空間內互相呼應。1984年,個展《阿曼多的旗幟》在柏林國家畫廊舉辦。阿曼多的作品實際上相當具象,《車輪》(Das Rad)就是一個巨大的黑色車輪,《槍》(Das Gewehr)就是兩支黑色的步槍,此外《旗幟》(Fahne)《頭顱》(Kopf )《梯子》(Die leiter),以及斷肢殘手、荒唐的野獸,畫作和雕塑呈現的就是他們本身。

伊馮娜說,阿曼多選擇做局外人,“不屬于任何團體(除了以往的非正式團體與‘無為團體’),上世紀60年代后也不再參與任何特定的藝術運動,他的作品也極為特別,難以在與其他藝術家的作品相比較的視野中進行欣賞?!?960年代初阿曼多成為了“無為團體”(Nul-Group,1961)的一員,盡管他幾年后就遠離了這種把固特異輪胎、紅色鋼板乃至小便池直接當作品的創(chuàng)作,“無為”的態(tài)度卻得到了保留。他在一篇文章里寫道,“藝術家不再是藝術家,而是一雙冷酷而理性的眼?!保ā秶H第一》,1964)

但它們又令人費解。來到德國后,大面積的黑色逐漸成為阿曼多作品的核心形象,除此之外就是混沌的灰色。用單色調將戰(zhàn)爭遺物直接呈現,配合畸形、破壞性、侵略性的輪廓,使人們似乎在經受色彩的暴擊后就已喪失力氣,意義的尋找走投無路。雕塑作品同樣如此,將平面上的黑色色塊進行直接的三維處理——畫布上的黑色長方體透視圖,其雕塑就是一塊凹凸不平、緊張皺縮著的黑色青銅立方體,兩者皆為《憂郁》(Melancholie)。

“我漸漸明白,我要表達的是知識與理解之間的東西。”阿曼多對讀者和觀眾抱有一種期待:拋棄立場、作者和歷史,僅僅完全從審美層面貼近作品,去感受。如果你從《頭顱》空洞的眼睛中感受到了恐懼,從歪斜的齒縫間聽到了尖叫,那就是了——那就是戰(zhàn)爭,那就是罪惡。

因此,“冷酷而理性”的藝術家原則與暴力、憤怒的情緒看似矛盾,但后者正是前者所追求的效果,那是用冷酷與理性所看到的真實。89歲的阿曼多常常用雙手沾上顏料直接創(chuàng)作,2003年的那場疾病讓他拿不穩(wěn)畫刷,但他喜歡這種冒險的感覺。

展覽開幕式,阿曼多因身體原因未能親臨現場,便在畫室中錄制了一段視頻向中國觀眾問好。老人坐在木椅上,頭發(fā)花白,語調輕松,可以想象年輕時的高大魁梧。腳蹬棕色綁帶皮靴,沾著白色顏料的兩只大手隨意地交叉于膝上,身后巨大的畫布上藍與淺藍的層次已經顯現,隨意涂抹的白色似乎是海面泛起的泡沫。

進入21世紀,明亮的群青色、綠色、紅色,甚至粉色,逐漸來到了阿曼多的畫布上?!渡剿罚↙andschaft)《海景》(Seechaft),新的主題也開始反復出現。他自己也為這種轉變感到驚異:“這也經常令我震驚,縈繞在我腦海中,我苦思其因。但有些事情必須被畫下來。事情發(fā)生了,來到了我的腦子里,就是這樣?!?/p>

但是浪漫的用色并沒有完全驅散過去的陰影——死尸、頭顱仍然在出現,他們的身影只是覆蓋上了亮色的迷霧。

“我能直面歷史嗎?”1973年,阿曼多在散文集《行兇者日記》中自問,“相比起來,現今世界只是小兒科罷了。”

(參考文獻:黑特·馬柯《阿姆斯特丹 一座城市的小傳》,馬克·T.胡克《荷蘭史》,萊維《被淹沒和被拯救的》,馬高明,柯雷編譯《荷蘭現代詩選》。感謝廣東省博物館副研究館員任文嶺,志愿者吳松濤為本文提供的幫助)

網友評論

用戶名:
你的評論:

   
南方人物周刊 2024 第812期 總第812期
出版時間:2024年11月04日
 
?2004-2022 廣東南方數媒工場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版權所有
粵ICP備13019428號-3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廣州大道中289號南方報業(yè)傳媒集團南方人物周刊雜志社
聯系:南方人物周刊新媒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