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力量 | 王奕鷗 在罕見病樂隊演出前夜

稿源:南方人物周刊 | 作者: 本刊記者 邱苑婷 日期: 2018-01-03

“唯一的要求,我們都‘有病’”

王奕鷗說,要讓很多和自己一樣的人認識到,“一個受問題影響的人,同時也是最有力量去解決問題的人。”其實,她向我們展示的品質(zhì),不只適用于像她一樣的罕見病、殘障人士。每一個勇于擁抱脆弱的人,都是最能用愛驅(qū)逐心靈脆弱的人。

2017年11月4日 23:36

77劇場佇立在一片冰冷的黑里。深夜11點半,鐵皮屋里的架子鼓、吉他、貝斯聲才停,門縫里透出的橙黃從一條線慢慢開成一道扇形,兩張輪椅從光里磕磕絆絆地搖出來。鐵門有個兩三厘米的小檻。第一張輪椅在檻前停下,上面的女孩使了點勁,把車輪往后扳壓了些,好讓輪椅前端微翹、斜壓檻上,再借力把輪椅整個搖過去。

“啊。”女孩輕喚出聲。輪椅倒是扳過去了,但卡在向下斜傾的位置。女孩語氣比平時急了些:“不行不行,這樣會滑下去,前面要抬起來?!鼻斑叺娜宿D(zhuǎn)身蹲下,把輪椅抬正輕放。一場有驚無險。

陸陸續(xù)續(xù)地,輪椅后跟著出來幾個身影。有的是成年人的身材但微有蹣跚,有的頭發(fā)白晃晃一片,也有的像六七歲小女孩似的。這是個罕見病樂隊,樂隊名8772,借形于“病痛挑戰(zhàn)”的拼音首字母縮寫B(tài)TTZ。和六七歲小女孩一般高的女生,便是隊長王奕鷗。許多媒體早寫過她的故事,每次都是如出一轍的形容——長得像洋娃娃,有一雙泛藍色的眼球鞏膜——那是成骨不全癥的典型特征之一,伴隨著成長過程中數(shù)不清的骨折。

從小到大,她左右腿分別只骨折過三次,隨著成年后骨質(zhì)逐漸正常,除了個子小巧,行動能力與常人無異——王奕鷗算幸運的,那些如同畸形嬰孩的成年瓷娃娃,骨折如家常便飯,需要被父母抱在懷里或坐在定制的小輪椅里。成長在山東濟南的她,小時候曾被誤診為佝僂病,12歲領(lǐng)到讓她備感不適的“殘疾證”,不小心骨折就得好幾個月在家自學(xué)。

大學(xué)時,王奕鷗建了一個網(wǎng)站“玻璃之城”,好讓成骨不全癥患者們找到彼此。2008年,“玻璃之城”變成民間NGO“瓷娃娃關(guān)懷協(xié)會”;2009年,他們組織了首屆瓷娃娃全國病友大會,此后每兩年一屆,每屆上百名全國病友齊聚一堂;2011年,注冊成立瓷娃娃罕見病關(guān)愛中心; 2014年8月,瓷娃娃中心將火爆全球的“冰桶挑戰(zhàn)”落地中國,全國許多網(wǎng)友對“罕見病”等概念不再陌生;2016年,病痛挑戰(zhàn)基金會應(yīng)運而生,專注支持罕見病群體和組織的成長……

王奕鷗的公益六度空間,就這樣聯(lián)結(jié)起了一個個罕見病病友。有人留在她身邊工作,有人發(fā)起了其他罕見病的病友組織,為推進公眾了解支持罕見病群體、爭取病友權(quán)益及醫(yī)療資源奔走。三年前,在第一屆自立生活項目的畢業(yè)儀式上,瓷娃娃崔瑩和搭檔組了個樂隊表演。和王奕鷗一聊,組個罕見病樂隊的想法萌了芽。再后來,在天空樂隊吉他手馬歌老師的幫助下,他們從零開始學(xué)樂器,約定每周二晚上在辦公室排練,開放給所有感興趣的人。

“唯一的要求,我們都‘有病’?!北本┕媚锎蕃搻坶_玩笑。

“這是歧視沒病的??!”周圍人接了茬,哈哈大笑。就這樣,玩起了樂隊。

2017年11月4日 21:38

他們沒想到今晚的彩排會拖到這么晚,畢竟演出就在翌日上午。組織方事先約定的是晚上7點半到8點,但彩排意外不斷:電源沒帶,要臨時派人去??;現(xiàn)場的調(diào)音臺離樂器太遠,自帶接線不夠長,得臨時聯(lián)系店家制作……

隊長王奕鷗小小的身子站在五大三粗的音效師旁,說話聽話都得仰著頭。她在臺下和大家沒正經(jīng)地開玩笑,這三五麻煩事一來,一聽到“找負責(zé)人”,忙不迭地抬頭應(yīng)“這兒呢”,起身就往臺上走,表情一秒變嚴肅。

彩排大部分時間在等待中度過。在電源和接線送到之前,樂隊成員們耐不住了,自己上臺調(diào)整站位,抱起吉他、貝斯開始撥弦。漫長的溝通后,王奕鷗一屁股坐在了主音吉他手程利婷的輪椅邊,跟著大家的伴奏輕聲唱。原本混亂渙散的氣氛一下子找到中心點,現(xiàn)場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過去。一瞬間,舞臺上的燈光讓空氣變得曖昧。

幾曲唱罷,漸漸乏了,氣氛又沉下去。該來的設(shè)備還沒到。21點38分,貝斯手王瑤皺眉輕聲嘀咕:“我想回去了,我還得回去打藥呢?!?/p>

他的腿開始疼了,有越來越嚴重的趨勢。他是血友病患者,彩排出門前,想著8點多就能結(jié)束,他沒給自己扎針。趕上犯病沒提前打藥的話,關(guān)節(jié)疼得厲害,也只能生忍著——王瑤忍了二十多年。盡管出生在醫(yī)療資源集中的北京,八九十年代那會兒,跑遍了醫(yī)院也沒有醫(yī)生知道是什么病。再后來確診了,不知道該怎么治。第一次用藥時,王瑤已經(jīng)二十多歲了,幾乎體會不到藥到病除的奇妙感——但在有徹底療效的藥物研制出來前,他只能做好一輩子依賴這種注射藥物的準備。“又能怎么辦呢?”他說。

他很快學(xué)會了給自己注射針管藥劑,朝著手背的靜脈扎針、推下去。疼肯定是有一點的,但哪能比得上犯病時的疼呢,就一點不在乎了。狀況好的時候,一個月要注射五次。只是最近,他似乎覺得身體有點不對勁:體力奇怪地感覺更好了,但用藥的頻率也增加了,也就是說,疼痛頻繁了起來。

嘴上說著想回家,王瑤人沒走。只是等到11點半終于從劇場里走出時,他的腳有些一瘸一拐。他說了好幾遍,今天最后悔的事就是沒提前給自己打藥:“其實來之前就有點感覺了。”

血友病算是罕見病里幸運的一種,至少相關(guān)藥物國內(nèi)能買到、并從2004年起被納入了醫(yī)保目錄,盡管這些藥只能起到緩解作用。但更多罕見病的藥,要么是“孤兒藥”,價格高昂,中國沒有藥廠生產(chǎn);要么是因為藥物過于便宜、市場需求小而沒有藥企愿意生產(chǎn)……

粘多糖貯積癥一型患者笑笑的藥,就屬于價格極其高昂的那種,每年需花費兩百多萬,而且只能在國外買到,她正在為其進入國內(nèi)、列入醫(yī)保目錄而奔走。笑笑身高如孩童,過高的眼壓使眼球異常凸起。

“憤怒的笑笑,”提起她時,王瑤這樣形容。在辦公室吃午飯時,講到不久前去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剛成立的罕見病門診簽協(xié)議、抽血做實驗的經(jīng)歷,笑笑漲紅了臉:“我都已經(jīng)這樣了,如果有一絲希望,哪怕不是給我而是給我后來的人,拿我做實驗我也愿意?。∷麄冡t(yī)生不了解這個病,我就要走到他們面前去,讓他們都知道我的存在,讓他們看到我們這樣的病例啊!”

笑笑23歲了。由于體內(nèi)缺少了降解粘多糖的酶,沒有藥的話,只能眼睜睜感受著這種“糖”堆積在身體的器官上,每過一天,她的焦慮似乎都增加一分——疾病不等人,相關(guān)研究、政策卻遲遲沒有突破,她愿意冒任何風(fēng)險,來換取一點點可能。

2017年11月5日 00:03

王瑤在路邊等車,又是近二十分鐘過去。遠遠地,從馬路那頭竄進一個輪椅的影子。這大深夜四下無人的街道,誰搖著輪椅來這?王瑤嘀咕,該不會是熟人吧?但樂隊里坐輪椅的兩位瓷娃娃女孩崔瑩和程利婷,早開車離開了——

提到開車,程利婷的駕照已經(jīng)拿了七年多。傍晚正要開車進劇場大院時,她被保安攔下了:“里邊沒地方停車,外面找別處停去?!彼忉專骸拔覀冇腥艘喴?,停太遠不方便?!?/p>

保安說:“那你先把人送進來,然后停外邊去?!?/p>

利婷說:“可我也要坐輪椅啊。”

保安顯然一愣,勉強同意了。再問停哪兒時,他指了指空蕩蕩的大院,“隨便停吧?!?/p>

這故事是程利婷當笑話和大家講的,王瑤也聽著了。此時,王瑤別著頭盯看馬路那邊,輪椅搖得很快,到了眼前,人影的輪廓熟悉起來:“喲,這大半夜的,你怎么跑這來了!”“人生何處不相逢??!”冷清的冬夜熱鬧了一瞬。

來的人是張皓宇,病痛挑戰(zhàn)基金會的傳播官,也是瓷娃娃。他是過來找朋友的,因為第二天有活動,許多公益界伙伴都聚在了這附近。張皓宇走后,王瑤得意:“我就說呢,這肯定是我們自己人。自己一個人,手搖輪椅,還搖得這么快,大深夜的還在外邊……大部分出行不便的特殊人士,其實不會像他們這么自由的?!?/p>

張皓宇曾掰著指頭和我盤點過北京每條地鐵線路的殘障輔助設(shè)施。他們會盡量避開1號線、2號線這兩條老線路,由于當初沒設(shè)計無障礙斜坡與直梯,只能麻煩地鐵站工作人員。來罕見病公益圈工作前,張皓宇在山東大學(xué)讀中文系,之所以選擇這所大學(xué),也是因為覺得離家近、好被照顧。那時的他還不太敢出門,也不太想麻煩別人,除了校園、家里等熟悉場所外,如果需要去陌生的地方,他會格外焦慮。

這是許多罕見病患者的常態(tài),也同樣是王奕鷗、崔瑩等幾乎所有如今在公共場合游走自如的病友的過去。限制他們的不僅是不夠完善的公共設(shè)施,還有自身的恐懼。2012年,王奕鷗開始著力推動每年一度的賦能項目“I CAN協(xié)力營”,希望幫助罕見病、殘障人士發(fā)揮所長、實現(xiàn)自我價值,問題是,有能力參加的人越來越難找——大多數(shù)的病友,連基本的自立生活都達不到。協(xié)力營開辦兩年后,每年一期的“自立生活項目”啟動了,報名者來自全國各地,對他們中的許多人來說,這是第一次遠離家門、離開照護者,嘗試獨立過集體生活。

邁出第一步總是最艱難的,但一旦邁出,條條大路豁然打開。崔瑩邊徒步邊在輪椅上架著手機直播,張皓宇曾搖輪椅走過20公里,程利婷喜歡潛水、很快要去澳洲嘗試跳傘……如今張皓宇再不顧慮請人幫忙的麻煩了,鼓手閆瀟用嫌棄的語氣佯裝埋怨:“那次我們一群人出去玩,遇到個大長坡。輪到推皓宇時,我們后面都哼哧哼哧累得不行,他可倒好,雙手一撒大大張開,還仰著頭閉眼睛,在那喊,‘我要飛啦——’”

“就他最沉!”閆瀟翻了個大白眼。

2017年11月5日 04:00

離77劇場車程一小時的皮村里,節(jié)奏吉他手謝航程的手機鬧鈴響了。他三小時前才到家,現(xiàn)在睡眼惺忪,按掉鈴聲后迷迷糊糊去洗頭洗澡。前一晚彩排時,他白晃晃的額前短發(fā)撮起一個小尖,被舞臺燈光打得格外亮眼。他特地定了凌晨4點的鬧鐘,把頭發(fā)整一整,體面干凈地上舞臺。

小學(xué)時,因為這頭白發(fā)、白眉毛,謝航程被取了諸如“白毛獅王”之類的各種外號。白化病天生視力在0.05以下,戴眼鏡也無效,坐第一排依然看不清黑板,加上不愛學(xué)習(xí),四年級之后,他便沒再上學(xué)。他想學(xué)自行車,父母說,不行,你眼睛看不清,被車撞了怎么辦——可如今,謝航程能騎著共享單車滿北京跑。他抱怨父母的教育方式,哪怕他理解那是出于一種善意的保護:“這也不讓那也不讓,想做什么他們都說,你肯定不行的。我是看不清,但那么大一個輪廓總是能看見的吧?他們不相信我對自己的能力有基本的判斷。開汽車我是開不了,可自行車速度這么慢呢,而且河南大農(nóng)村,田間哪有車啊。”他一下變得激動。

后來父母外出打工,他被寄放在親戚家,平時沒人管,他自己把自行車給學(xué)會了。再大一些,父母把他送進了專科學(xué)校學(xué)吹嗩吶,原因是農(nóng)村做紅白喜事時用得上,好讓兒子自己賺口飯吃。

王奕鷗初中畢業(yè)后,她的父母也給出過類似的建議。王奕鷗的中考成績完全夠上濟南的重點高中,因為接觸到網(wǎng)絡(luò)聊天室、OICQ、QQ等,她對電腦也很感興趣,但父母覺得進中專讀會計更適合女兒,免得日后工作奔波。當時的他們怕是怎么也想不到,如今女兒行程滿檔,滿世界奔波。

只是,無論是疾病,還是父母的過度保護,都阻擋不了看向更高更遠的世界的渴望。王奕鷗順從了父母意見,但同時讀了北大計算機的函授專科,學(xué)會建網(wǎng)站。再后來,她考專升本,被北京交通大學(xué)錄取,獨立求學(xué)北京,才有了“玻璃之城”和后來的一切。

彩排結(jié)束,樂隊其他人早已走光了,王奕鷗才和一幫朋友嬉笑著走出劇場,回到附近酒店。熱鬧落幕,然而人尚不能歇,她打開電腦,開始改PPT。彩排候場時,她就皺著眉頭告訴大家,她可能想臨時改第二天演講的主題。之前講的故事已重復(fù)過無數(shù)遍了,都是普及“有這么一群罕見病患者存在著、遇到了怎樣的問題”,但這次,她想嘗試談點更深入的話題,比如,“我們有沒有生育的權(quán)利?”

大家瞬間靠了過去,看著王奕鷗。“當然有啊?!庇腥瞬患偎妓?。

王奕鷗追問:“如果你生出的孩子還是瓷娃娃,你生不生,該不該生?”對方一下子沉默。

“現(xiàn)在的精準醫(yī)療、基因檢測越來越火,在很多人的觀念里,罕見病既然是一種缺陷、一種不幸,就應(yīng)該提前預(yù)防,不應(yīng)該出生,應(yīng)該扼殺在搖籃中。但我在想,這是不是也在抹殺了人類作為生物族群的多樣性?七千多種罕見病原本就是一個概率問題,預(yù)防了這種還有另一種。”該怎么把這事的邏輯捋清呢,王奕鷗還沒想好。但她相信這個問題的重要性,不僅關(guān)系到生育權(quán)利,也與一切作為人的生存權(quán)息息相關(guān)。留給她的只有一晚上時間了。

窗外夜色濃涼,王奕鷗一夜未眠。

2017年11月5日 09:20

王奕鷗做了一夜的PPT沒有被放出來。

樂隊演出結(jié)束,剩下大冬天光著胳膊的王奕鷗,站在舞臺正中央聚光燈下,準備獻上一場徹夜準備的新演講。大屏幕打出來,王奕鷗明顯有點短路,好幾秒沒說話。那幾秒后,她重拾舊路似的,順著舊版PPT說起了老故事,由磕巴慢慢流利。

關(guān)于生育的話題,她一直沒有重提,大概要留待下一次準備更充足的演講了。并不總是一帆風(fēng)順的,無論是王奕鷗,還是她身邊所有這些罕見病病友們,從出生起,他們就真切地明白了這點。彩排結(jié)束出門時,輪椅差點前傾的女孩是崔瑩。這個總是面若桃花的29歲姑娘,之所以對這件事尤其緊張,是因為就在今年元旦,她從輪椅上摔了下來,罪魁禍首也是一個類似的門檻。當下雙膝骨折,左手小臂像雙截棍一樣垂了下來,在空中晃蕩。程利婷立馬打了120,閆瀟跑去叫工作人員,很快把她送去了醫(yī)院。

但當時醫(yī)院能做的,也只是簡單固定。崔瑩的骨頭異常細,醫(yī)生形容是“比釘子還細”,小時候也因此沒法做手術(shù)。聽說濟南一家醫(yī)院有專給兒童做手術(shù)的超細釘,1月5日,她特意趕去濟南做了手術(shù)。

手骨折了,自然沒法練琴。3月拆石膏,那時手臂還只能很輕微地轉(zhuǎn)動,一點點地加大角度,慢慢扭。康復(fù)訓(xùn)練到5月,才能重新拿起吉他,幾乎又從頭把和弦都練一遍。別的和弦慢慢沒問題了,唯獨需要大橫按的F和弦,一直彈不出聲。

當然,比起F和弦彈不響,小時候醫(yī)生還說她活不過十歲呢。?

10月17日晚,周二例行排練,在換曲的間隙,崔瑩一如既往抱著吉他按品撥弦練習(xí)???1點時,她突然眼里放光地喊:

“F響了F響了!十個多月了,頭一次響!”

人物周刊:用一個詞或一句話形容自己的現(xiàn)狀。

:幸福。有人愛、有事做、有所期待。

人物周刊:對你父母和他們的成長年代,你怎么看?你理解他們嗎?

:父母都是40年代生人,經(jīng)歷過三年自然災(zāi)害、文化大革命、上山下鄉(xiāng)、提倡晚婚晚育、獨生子女、下海下崗,那段歷史在父母那代人身上留下的烙印太深了。

之前對他們很多行為方式和思想不認同,后來偶然看到父親年輕時寫的舉報爺爺?shù)囊环庑?,瞬間理解了很多。

人物周刊:對你影響最大的一個人、一本書,或者一部電影。

:《生命如此美好》,波蘭的一部講腦癱人士如何一點點從被周圍的人定義成什么都不懂、都不能做的“廢人”,到完整看見他的過程。

人物周刊:對自己的(未來的)下一代,你有什么期待?

:成為他自己。他不應(yīng)該按照我的期待長大。

人物周刊:對你所從事領(lǐng)域的前景怎么看?

:公益領(lǐng)域在喚醒這個世界,讓更多人看見自己、看見他人。

人物周刊:責(zé)任、權(quán)利和個人自由,你最看重哪個?

:權(quán)利,清楚自己有哪些權(quán)利并去爭取的過程,很重要。

人物周刊:你珍視自己的哪種品質(zhì)?最想改進的一個缺點是?

:大條。太大條。

人物周刊:最不愿意把時間浪費在哪方面?

:說三道四。

人物周刊:為了創(chuàng)造和諧美好的世界,你期待自己充當怎樣的角色?

:先行動起來的人。讓和自己一樣的很多伙伴認識到,我們不只是受問題影響的人,同時也是最有力量去解決問題的人。

人物周刊:現(xiàn)在的你,還有哪些不安和擔(dān)憂?

:不太想得到,一直在行動。

(感謝銀杏基金會、病痛挑戰(zhàn)基金會提供的幫助,實習(xí)記者李艾霖對本文錄音整理亦有貢獻。有關(guān)罕見病樂隊的圖片故事將于近期雜志推出,敬請期待)

網(wǎng)友評論

用戶名:
你的評論:

   
南方人物周刊 2024 第818期 總第818期
出版時間:2024年12月30日
 
?2004-2022 廣東南方數(shù)媒工場科技有限責(zé)任公司 版權(quán)所有
粵ICP備13019428號-3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廣州大道中289號南方報業(yè)傳媒集團南方人物周刊雜志社
聯(lián)系:南方人物周刊新媒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