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嘉瑩是在海外傳授中國古典文學時間最長、弟子最多的華裔女學者,但回國教書才是她的心愿。
3月25日,在鳳凰衛(wèi)視發(fā)起的“2015-2016影響世界華人盛典”上,葉嘉瑩獲得終身成就獎。她在頒獎禮上說,自己是個沒有遠大志向的人,引用《論語》所說,是“謀道不謀食”,只是盡力在做,沒有想過會有什么成就。
葉嘉瑩出身于書香世家,在詩詞上深受父輩熏陶,在輔仁大學讀書時跟從老師顧隨學習古典詩詞。她喜歡王國維的詞,也對其“清者”之持守充滿景仰。王國維說“天以百兇成就一詞人”,正是葉嘉瑩的寫照。
她17歲時,母親病重過世,父親杳無音信,她帶著兩個弟弟跟伯父伯母生活;25歲,丈夫因“思想問題”被拘捕,她帶著未滿周歲的大女兒掙扎求生;52歲,她接到噩耗,新婚不久的大女兒與女婿遇車禍雙雙去世。
雖然命途多舛,但她總能在古典詩詞中找到力量,挺過苦難。葉嘉瑩婚后跟隨丈夫從北平到了臺灣,由于丈夫沒有工作,她必須負擔起一家人的生活。
在臺灣執(zhí)教20年后,葉嘉瑩于1969年定居加拿大,繼續(xù)用英語教授詩詞,為此常常查生詞到凌晨兩點。葉嘉瑩會先將詩詞的作者信息和創(chuàng)作背景講給異國的學生,然后再代入情感細細分析,課程很受歡迎。葉嘉瑩在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執(zhí)教了20年,美國哈佛大學、密歇根大學及哥倫比亞大學等地也留下她的足跡。
她講詩詞喜歡“跑野馬”,肆意發(fā)揮,注重分享心靈的感受,英文講課束縛住了這種自由。改革開放以后,葉嘉瑩提出了回國教書的申請,次年回歸,上課時學生爆滿。學生們常聽到不愿下課,她將當時的情景寫成了一句“白晝談詩夜講詞,諸生與我共成癡”。現(xiàn)在的南開大學里,有一所迦陵學舍,名字取自她的號“迦陵”。
從55歲回國教書,至今已有37年,對詩詞教學和研究的熱情之火一直存在于葉嘉瑩心中,她將自己的數(shù)十箱研究資料帶回國內,單是講課錄音就有兩千多個小時。
她創(chuàng)辦了中華古典文化研究所,做了數(shù)百場古典詩詞專題講演,并且筆耕不輟,詩詞相關著作有近20本。
獨特的治學背景,使得葉嘉瑩開始以西方文學理論解析古典詩詞。結合闡釋學、接受美學、解析符號等理論,她從另一個角度審視古典詩詞,將詞分成了歌詞之詞、詩化之詞、賦化之詞三類,對不同性質的詞做出分辨。
對詩詞講究,其他事情她卻愿意將就,靠三明治水果就能度過一天,剩飯剩菜一熱也能下口。
至今葉嘉瑩還是堅持獨立生活,自己能做的事情絕不假手于人。在教學時,她會因為對詩詞的尊重,站著講課,一講就是兩個小時。
葉嘉瑩對兒童的詩詞教育非常上心,她編印了《給孩子的古詩詞》、《與古詩交朋友》等幼學古詩讀本,親自讀誦和吟唱了其中的一部分詩,錄為音帶,并多次到電視臺教孩子們吟誦詩歌,希望能激發(fā)他們對古詩詞的興趣。
葉嘉瑩說過,古典詩詞里蘊含的,是我國文化的精華,她要把詩詞的好處講出來,傳達給更多人。
她的人生歷經(jīng)磨難,四處漂泊,多數(shù)時候跟隨命運安排,唯有詩詞是不變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