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多數(shù)觀眾眼中,演員馬精武稱不上熟臉,但在過去半個世紀的中國電影史上,他是當仁不讓的活化石。
1956年,北京電影學院落址新街口外大街小西天,并第一次面向全國招生,18歲的馬精武便由新疆烏魯木齊考去了北京。那時路途艱苦,光路上他就走了19天,“最后考上了”。1960年代,中國電影方興未艾,馬精武畢業(yè)后留校任教,然而沒等大施拳腳,整個國家的文藝事業(yè)又陷入停頓。
1977年,局勢好轉(zhuǎn),為迎接北京電影學院重新招生,馬精武立馬與同事排了話劇《最后一幕》。當時學校只剩下小西天一排教室,除了板凳桌椅,什么都沒有。冬天太冷,他們自己燒煤爐,每次都得“放半天煙”才進去。而除了克服惡劣的條件,那時更重要的是糾正十年樣板戲之后人們對藝術的刻板印象。“現(xiàn)在一切都要撥亂反正,我們也有機會將自己對話劇表演的藝術主張付諸實踐?!?/p>
話劇演出非常成功,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帶來了第二年北影招生的繁榮。1978年,雖然北影只招收了表演、導演、攝影、美術四個班,卻幾乎奠定了往后幾十年中國電影的格局,那批學生中有張藝謀、陳凱歌、田壯壯、張黎、顧長衛(wèi)……
1990年代,華語電影揚名國際,馬精武在教書之余,也多有參與和助力。1991年,他主演了張藝謀導演的《大紅燈籠高高掛》,電影獲得威尼斯電影節(jié)銀獅獎;1993年,他應香港導演徐克之邀,與張曼玉、王祖賢合作了《青蛇》。很多年后,在自傳中,馬精武仍能回憶起當時拍戲的情景:戲拍完了,張曼玉每天開車帶他在香港玩,問他愛吃什么水果;他也記得徐克拍戲的風格,要他“瘋癲”,在現(xiàn)場即興創(chuàng)作,每天讓他猜第二天怎么拍。
由北到南,馬精武倒沒有不適應,他說:“從1990年到邁入新世紀,電影人在各種文化的碰撞中激發(fā)出火花,互相汲取著營養(yǎng),而我,作為一個演員,從《大紅燈籠高高掛》到《七劍》,從張藝謀到徐克,在工作一線,直接觸碰到了電影發(fā)展新時代的脈搏?!?/p>
馬精武一直在北京電影學院工作到退休,他個人的演藝事業(yè)沒有再更進一步,但他培養(yǎng)的諸多學生,早已是中國影視行業(yè)的中流砥柱。有人問他,做教員是否影響了他作為演員的發(fā)展,他說:“不會有永遠盛開的鮮花,演員這個職業(yè)更是如此,這輩子教學和演戲都沒落下,我很滿足?!瘪R精武的妻子是同為電影學院教授的李苒苒,近幾年夫妻倆發(fā)在社交媒體上的照片,也多與學生聚會有關。2022年9月10日,李苒苒上傳了與學生張嘉譯、張子健等人的合影,馬精武身穿粉藍條紋襯衫,一頭華發(fā),精神不錯。2023年11月30日,馬精武因病離世,葬禮在八寶山蘭廳舉行,“種成桃李人間滿,吞若云夢胸中寬。”他留在了86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