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星隕落
很難妥帖地描述瑞士-法國導演讓-呂克·戈達爾在9月13日的離世對電影世界的沖擊。在大多數(shù)人眼中,他只是一頭來自1960年代的恐龍,一個存在于電影史和文化史教材中的繞不過去的名字,象征著遠古遺跡,卻早已被時代遺棄。
但對于電影世界來說,對于將好萊塢等純商業(yè)運作體系排除在外的電影世界來說,戈達爾的去世,幾乎等同于北極星隕落。一年發(fā)不了幾條微博的王家衛(wèi)站出來哀悼這個“永遠的戰(zhàn)士”,馬丁·斯科塞斯發(fā)文稱:“如果只許我們舉出一個給電影藝術(shù)烙下鮮明印記的導演,那么此人必定是戈達爾?!狈▏偨y(tǒng)馬克龍則說:“戈達爾發(fā)明了一種絕對現(xiàn)代、極度自由的藝術(shù)……我們失去了一個國寶,一束天才的目光?!?/p>
在所有人的哀悼中,導演克萊爾·德尼的話最容易引人共情,也最動人?!皩ξ襾碚f,戈達爾不存在的世界是不可想象的:我難以想象我還在世但他卻不在的那天。他的存在使我勇敢,他的作品雖然不是我的啟蒙,卻一直在督促我找到屬于自己的聲音,即便我的天分是如此有限。”
德尼的話,很能概括戈達爾在諸多電影人和影迷心中的分量。他雖已或主動或被動地隱居多年,僅憑借零星出現(xiàn)的作品發(fā)聲,但僅僅是他的存在,他的目光的存在,對電影藝術(shù)來說就已是一種庇護。人們不再期待他重入聚光燈中心、再次拍出舉世矚目的作品,但每部戈達爾新片的出現(xiàn),都依然是電影藝術(shù)的盛事。因為他的X射線目光太過尖利;因為他令人討厭的毒舌總能讓我們清醒;但最重要的是,因為他的每次創(chuàng)作,都是一次對電影潛能的挖掘,一次對電影邊界的探索,一次從繁雜庸常的影像世界中發(fā)現(xiàn)美的嘗試。它們讓人們重新學會如何去看,而不是習以為常地視而不見。
一個沒有戈達爾的世界,會顯得無聊很多。而一個不再有戈達爾新片的世界,則幾乎令人難以忍受。
隨心所欲的電影革命者
關(guān)于戈達爾的生平,已經(jīng)有過太多討論。例如他拿到的是富家公子哥的腳本,祖上是貴族,外公是瑞士銀行界大亨;例如他從小叛逆,與父母交惡,在親戚家偷錢,在商店偷錢,甚至在自己工作的電視臺偷錢;例如他和弗朗索瓦·特呂弗一樣,以影評人身份在電影圈出道,又在先一步成功的前者的幫助下,在巴黎街道上拍出了法國新浪潮電影代表作《精疲力盡》,從此開始了他在電影世界的反叛之路。
對許多影迷來說,戈達爾的生涯被他在1960年代的作品定義。以1960年的《精疲力盡》為起點,以1967年暫別商業(yè)電影體系前的絕作《周末》為終點,短短八年間,戈達爾奉獻了一系列無法無天的奪目作品:《小兵》《女人就是女人》《隨心所欲》《蔑視》《法外之徒》《狂人皮埃羅》《阿爾法城》《我略知她一二》《中國姑娘》……
即便當時的歐洲影壇已經(jīng)存在像伯格曼、費里尼、安東尼奧尼、維斯康蒂這樣極具現(xiàn)代性的新銳大師,但戈達爾對電影世界的沖擊,依然屬于獨一無二的量級:他幾乎是在以恐怖分子之姿,用鮮明的色彩襲擊觀眾感官;用背反常規(guī)的拍攝手法挑戰(zhàn)觀眾的觀影習慣,用碎片化、自反化的敘事方式和包容萬象(經(jīng)典電影引用、哲學話題討論、新聞片段插入、對廣告和消費主義文化的戲仿拼貼)的文本肌理進犯觀眾的大腦。在戈達爾存在之前,連科幻作家都無法想象出這樣的電影樣貌。
在主題方面,彼時只有三十出頭的戈達爾,雖然對現(xiàn)代社會滿懷失望,卻總在作品中滲透出一種與世界激烈對抗的浪漫色彩。這種浪漫來自他經(jīng)常由讓-保羅·貝爾蒙多(2021年離世)飾演的男主人公們,他們拒斥庸俗單調(diào)的消費社會,拒斥體制為個人安排的工具性命運,用自己的方式與他們痛恨的世界作對抗,即便這種對抗的代價是墮入虛無。
這種浪漫也來自戈達爾對彼時的妻子和密切工作伙伴安娜·卡里娜(2019年離世)的愛。他們之間的關(guān)系如狂風驟雨,充斥著嫉妒、爭吵、決裂、消失與和解。但歸根到底,同樣自視為局外人(戈達爾是“電影壞孩子”,卡里娜是丹麥人)的二人的結(jié)合,依然是存在于庸俗惡意的世界中的某種庇護所——一向拒絕溫情的戈達爾,甚至會在科幻片《阿爾法城》(1965)的結(jié)尾,讓男主人公和卡里娜飾演的女主用愛戰(zhàn)勝世界。
而《狂人皮埃羅》(1965)無疑是戈達爾這一創(chuàng)作階段的集大成之作。愛情與政治、敵意與浪漫、暴力與幽默、批判和審美,在這部電影中以比例均衡的方式被他調(diào)配在一起。一位厭倦了巴黎中產(chǎn)生活的三十多歲男子(貝爾蒙多飾)與舊情人(卡里娜飾)私奔至法國南部,試圖實踐一種完全自由的生活,卻被卷入軍火販賣、越戰(zhàn)和感情背叛的漩渦:這個故事既是戈達爾的自白,也預示了其未來創(chuàng)作將被政治糾纏。《狂人皮埃羅》有著明快的色彩、時常爆發(fā)的華彩段落,以及對全然自由的觸碰(即便自由在最后被證明是不可能的)。而他在之后幾年攝制的杰作如《男性女性》(1966)和《周末》(1967),雖然在形式層面同樣自由,卻在情感基調(diào)上絕望更多。
戈達爾1960年代在主流電影領(lǐng)域的實踐,是他在文化意義上留下的最大遺產(chǎn)。人們總是記住他對連貫剪輯等規(guī)則的打破,卻往往忽視了或是不夠強調(diào)一點:戈達爾不只是個破壞者,若其意義僅在于破壞,他的作品也不會擁有延續(xù)至今的生命力。戈達爾作品更重要的意義,是呈現(xiàn)了一種全新的觀看和影像思考方式。從《隨心所欲》(1962)中既如入獄存檔照,又如對女主人公娜娜靈魂的來自四個角度的探視,同時還預示著一次對于描繪一位女子的立體主義嘗試的四個開場鏡頭,到《我對她略知一二》(1967)中貫穿始終的導演評述,和導演對鏡頭中女子多重身份(家庭主婦/妓女/演員)以及整個巴黎社會構(gòu)成的辯證分析,戈達爾一直在呼喚觀眾不只要去審視鏡頭中的故事,更需要審視眼前電影的語言和思維方式本身,思考籠罩在我們眼睛與大腦之上的結(jié)構(gòu),也思考我們該如何掙脫這種結(jié)構(gòu),找到更新穎、更貼切、更貼近某種真理的思考、觀看和言說方式,即便真理永遠變動不居。
拒絕被共情和同情的怪人
若是從流行度和受歡迎程度方面衡量,戈達爾不再被主流世界垂青的速度,幾乎與他橫空出世的速度相同。在1967年退出主流電影體系后的五十多年里,戈達爾依舊保持著高頻創(chuàng)作,卻再沒能回歸時代引領(lǐng)者的身份。他成了一個隱秘教派的教主,成了被一小撮狂熱影迷崇敬、卻被習慣了商業(yè)口味的觀眾嘲笑的活化石,成了局限于電影節(jié)和藝術(shù)影院圈子、被大眾市場全然無視的邊緣人。制片人和電影節(jié)主席們?nèi)巳嗽敢庀蚋赀_爾致敬,卻沒幾個敢于跟他合作,因為當代電影界痛恨不可預料的事物。
戈達爾的放逐,同時出于主動和被動。1967年,對消費社會和中產(chǎn)階級價值觀深惡痛絕的他在用一個中產(chǎn)家庭的自相殘殺為《周末》結(jié)尾后,毅然離開法國電影體系,一走就是13年。他先是拍出一系列由極左意識形態(tài)掛帥的宣教電影(《不列顛之聲》《真理》《東風》《戰(zhàn)斗在意大利》),隨后又投身于電視系列片直播,試圖通過影音構(gòu)成和媒介運用方面的新嘗試,與更大的觀眾群建立連接,從而達到溝通甚至啟蒙的意圖。
但這些嘗試終究都是失敗。戈達爾的知識精英本質(zhì),與他企圖用影像聲音改變世界、以審美方式觸發(fā)革命的理想之間,有著極強的內(nèi)在矛盾。而他的性格或許也是阻礙他被大眾接納的原因。不論對待朋友還是敵人他都過于刻薄;他的人格中似乎只有狂熱與冰冷,沒有中間地帶;他性情乖戾,缺乏親和力,即便是尊重他的人們,也更愿意對他敬而遠之。
于是,他和一個個昔日同僚分道揚鑣的故事,成了影史上的傳奇。他大罵自己的昔日代言人貝爾蒙多,因為后者背棄了新浪潮,投向了無腦動作片;他與昔日繆斯卡里娜在不快中分手,多年后因電視訪談重逢時,他也不愿說幾句軟話,氣得卡里娜當場落淚。
而他最傳奇的決裂史,自然是發(fā)生在與特呂弗之間。這對在《電影手冊》編輯部和新浪潮萌芽時期并肩同行的伙伴,這對在1968年一起挺身維護法國電影資料館館長朗格盧瓦的戰(zhàn)友,最后竟然決裂得如此難看。原因僅僅是戈達爾認為特呂弗的《日以作夜》(1973)背棄了理想,回歸了老法國電影的品質(zhì)傳統(tǒng),用糖衣包裹的幻夢掩蓋現(xiàn)實。這讓特呂弗驚愕不已,因為他剛剛在這部作品中直接表達了對戈達爾《蔑視》的敬意。在一番被書信記錄的唇槍舌劍后,兩人在特呂弗早逝之前的11年里再未和解。
至于當代影迷最了解的戈達爾事跡,有可能是他拒絕與新浪潮伙伴阿涅斯·瓦爾達見面的故事。在紀錄片《臉龐,村莊》(2017)的旅程終點,時年87歲的導演瓦爾達與合作藝術(shù)家JR來到戈達爾在瑞士的居所,試圖同舊日好友見上人生最后一面。然而事先答應好瓦爾達的戈達爾卻臨時反悔,緊閉大門,為老友獻上了最后一個惡作劇。
吃了閉門羹的瓦爾達不禁在鏡頭前痛哭,罵戈達爾不通人情。平靜下來之后,她說出了那句許多人都想對戈達爾說的話:
“我很愛你,但你真是個混蛋?!?/p>
永遠沖在前線的電影戰(zhàn)士
戈達爾真的是個混蛋嗎?或許是。他對演員的折磨方式可以寫出一本書;他對合作伙伴的態(tài)度也好不到哪去,在從放逐狀態(tài)回歸后甚至變本加厲;他與許多昔日好友反目成仇,因為人們對其自私傲慢的包容終究有限度。
但戈達爾的“混蛋”,同樣也與他的藝術(shù)觀念有關(guān)。這個電影的幻夢和移情機制的固執(zhí)反對者,這個創(chuàng)作哲學深受布萊希特間離美學影響的家伙,叫他主動去討好別人、尋求愛與共情,未免有些勉為其難。終其一生,戈達爾都在反對他眼中的廉價情感,不斷讓自己的電影變得更難以觀看,不斷提升為觀眾設置的門檻,甚至刻意為觀眾讀解制造阻礙。
然而戈達爾的創(chuàng)作方法不僅僅是惡作劇。某種程度上,這是他對媚俗和平庸的抵抗,也是他對美與真相的淬煉提純。為了達到這個目標,他主動選擇了hard模式:幾乎每次創(chuàng)作都要發(fā)掘與前作不同的方法;幾乎每次創(chuàng)作都要涉及自己尚未探索的主題;幾乎每次創(chuàng)作都要在媒介自身的層面奉獻新思考。
這些實踐嘗試,使得他的后期散文體作品雖然無法獲得和早期作品等量齊觀的關(guān)注度,卻富有同樣驚人的生命力、廣度和深度。《李爾王》《永遠的莫扎特》《我們的音樂》分別是對切爾諾貝利危機、波斯尼亞戰(zhàn)爭和巴以沖突的反思,《受難記》關(guān)注生產(chǎn)和權(quán)力的關(guān)系,《向瑪麗致敬》以現(xiàn)代視角回望圣經(jīng),《電影社會主義》更是配得上它的名字,用多線敘事和紛繁的文本拼貼,審視歐洲文明的過去、現(xiàn)在與未來。
2014年的《再見語言》,是他晚期的至高杰作。曾經(jīng)恣意妄為的影像暴君,這次借3D攝影機再次到來,用洶涌流動的詩意影像淹沒人們的感官,用充滿思辨的臺詞和支離殘破的音樂、旁白、聲音,探討政治、愛情和創(chuàng)作本身這些他關(guān)注終生的話題。這不是一部需要用腦體驗的電影,而是一部需要用身體感受的電影。戈達爾再次把自己的探索推向了極限:在一個個借助低清數(shù)碼設備拍出的鏡頭里,我們發(fā)現(xiàn)的,是電影最本真卻似乎從未被觸碰過的美。
恐龍與嬰兒
1963年,臭名昭著的破壞者戈達爾,拍攝了自己當時制作規(guī)模最大的電影《蔑視》。影片改編自大作家莫拉維亞的同名小說,由碧姬·芭鐸主演,而在片中飾演戲中戲?qū)а莸模瑒t是與戈達爾氣質(zhì)截然相反的傳奇人物——德國電影大師弗里茨·朗,《大都會》和電影版《尼伯龍根》的締造者,古典主義的人形象征,一個不折不扣的“恐龍”。
戈達爾對朗的工作方法和創(chuàng)作觀念充滿好奇。他特地邀請前輩大師與他對談,全過程被攝影機捕捉下來,以《恐龍與嬰兒》的名稱存世。戈達爾大概未曾想過,他會比朗活得更久——他對電影史的意義過于巨大,對后世影人的影響也過于深遠,以至于早在他還在世之時,就已經(jīng)被世人封圣,成了一只龐大卻孤獨的恐龍。
戈達爾的孤獨,似乎緣自沒有同類。這個烏托邦主義者妄想用電影顛覆世界,卻未曾料到新浪潮在幾乎還沒開始時,就已結(jié)束,而戰(zhàn)友們紛紛重回主流,沒有人像他一樣相信電影蘊藏的潛在能量。在后人當中,王家衛(wèi)學到了他的破碎詩意,斯科塞斯繼承了他對電影的狂熱愛戀,塔倫蒂諾則沿襲了他的游戲與破壞精神。但很少有后人愿意像他一樣執(zhí)迷于反省影像、聲音和電影語言本身,以期改變觀眾的思考/觀看方式;也很少有人愿意將電影的思辨屬性和非敘事維度推向極致。沒錯,戈達爾一直在拓展電影的邊界,而駐守邊陲和極地的戰(zhàn)士永遠是孤獨的。
但也正是戈達爾的執(zhí)拗剛烈,為他贏得了無數(shù)人的尊重。他遭受了如此多的非議和誤解,是因為探路者總要承擔勇敢而招致的代價;他被整個電影產(chǎn)業(yè)邊緣化、刻意無視,是因為造夢工廠無法容忍革新,更不用提顛覆與革命;他被主流輿論早早擺上圣壇,幾乎巴不得提前宣告其退場,是因為他的愛、憤恨與刻薄都過于熾熱,沒有人愿意被火焰灼傷。
而所有這些炮火和冷遇,是他替所有認真對待電影藝術(shù)的創(chuàng)作者和觀眾背負的十字架。
這也是人們像瓦爾達一樣,終究愛著戈達爾的原因。當每個人出于各自的考量和苦衷、在某種程度上向環(huán)境和權(quán)力妥協(xié)時,當人們在青年時期想要改變世界的理想已經(jīng)泯滅、如今只想在種種制約下發(fā)出受困于環(huán)境的個人聲音時,卻看到戈達爾從未向系統(tǒng)妥協(xié),也從未變得圓滑世故。在活了90年后,他依然像個橫行霸道的嬰兒般,向世界發(fā)出肆無忌憚的宣告和啼聲。
戈達爾甚至不愿敗在死神手下。9月13日,在瑞士羅爾的居所中,在親友們的環(huán)繞下,他死于協(xié)助自殺。他的法律顧問聲稱,他飽受多種“致殘疾病”的折磨,在即將失去像正常人一樣生活的能力時,主動選擇了死亡。
然而由《解放報》發(fā)布的來自一位戈達爾身邊人的說辭,似乎更符合他的人生哲學:“戈達爾沒有病,他只是感覺精疲力盡(épuisé)。于是他決定結(jié)束自己的人生。把這個決定公之于世,對他來說很重要?!?/p>
把兩條相互矛盾的消息擺在一起,很像是《狂人皮埃羅》的結(jié)尾給人的感覺:貝爾蒙多把炸藥里三層外三層綁在頭上,在黑暗中摸索著點燃引線,卻在火舌蔓延時臨時反悔想要把火按滅:“這么做也太傻了……媽的,壯烈的死亡!”
即便面對死亡,“皮埃羅”還是要向大家開個玩笑。即便面對死亡,拒絕被共情的戈達爾,還是要對世人做個鬼臉。
而他又一次贏了。這個可愛的混蛋成功地向世界證明,他的死亡是整個世界的損失,而不是他自己的。于是所有的動情哀悼,在此刻全部失效;所有獻給他的淚水,到最后卻都被證明只是對悲傷者自己的嘲諷。
而在被無情嘲諷之后,我們或許也只能笑笑,像另一位電影壞孩子卡拉克斯一樣,發(fā)出又一句由衷的咒罵:
“戈達爾,他媽的。感謝你沒有rest in peace (安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