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澍:選擇生活,選擇理想

稿源:南方人物周刊 | 作者: 南方人物周刊記者 楊楠 日期: 2022-01-18

理想的生活是怎樣的?王澍回答,是自由放松、可以思考的生活。“我希望我的任何研究都是因為我有興趣,而不是命令我做什么。就像在一個花園里散步,思考我關心的問題,這就是我最理想的生活?!?/em>

?

本文由南方人物周刊×金沙酒業(yè)聯(lián)合呈現(xiàn),講述建筑師王澍的美好生活新選擇。王澍所追求的,是一種樸素、簡單、誠實的不斷追問自己來源和根源的生活和藝術。

盡管那是50年前的事情,可王澍的回憶鮮活又充沛;正是因為后來的生活與少年時代截然不同,所以記憶會不斷被喚醒。

王澍生于1963年,在新疆長大。上世紀60年代停課鬧革命,學生和老師都變成了農(nóng)民?!皩W校七十多畝地全被開墾成農(nóng)地,我們都要參加勞動,特別興奮地種玉米、收玉米、種辣椒、收辣椒、種西瓜、收西瓜……晚上的時候大家坐在一起喝著上好的普洱茶與劣質咖啡,高談闊論魯迅與普希金等。那就像是一個特殊的烏托邦時代。那是極豐富的生活,很多東西都是在那個年代學到的。”王澍回憶說。7歲時給家里挑水,冬天在水井上搖轆轤,脫掉手套,鐵轆轤就粘住了手上的皮膚?!捌さ粝聛砭蜁⊥矗胰匀幻刻煸谧鲞@件事。我喜歡挑水,而且我能體會到挑水過程中的那種快樂?!?/p>

?

?

記憶創(chuàng)造

王澍知道,這些記憶并非精準,其中夾雜被喚醒的想象?!拔耶斈瓴贿^是一個小孩,在一個小孩眼里,我看到了我該看到的東西。”由白日農(nóng)作與夜談文學組成的校園是理想美好又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學校;勞動本身就閃爍著某種光彩,可以勞作的房屋是一種生活世界的再生。

30年后,王澍設計了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qū),也操刀了富陽文村改造計劃。前者與象山山體延伸方向相同,留出大片空地,保留原有農(nóng)地、河流與芋頭魚塘;后者包含了24種農(nóng)居設計,放進了天井和農(nóng)具儲存、曬谷、養(yǎng)蠶的空間。

作為一名建筑師,王澍的每一次營造籌劃都從個人的記憶入手?!爱斎?,我需要在記憶中尋找和組織。這種工作取決于我對房子的理解、對房子所處世界的理解,也取決于我對建筑的好惡?!彼f。

象山校區(qū)是美好生活的理想,也是對烏托邦的回憶。建筑就是景觀,建筑被當作一座山來設計,也繼承了中國人寄情山水的傳統(tǒng)。整個校園被拆成了三十多棟建筑,宛如一個村莊,于是人有了在其中自在行走的空間。每一棟樓都被限制在12米左右的高度,“大的樹木最后的高度一定能夠超過建筑……我的建筑就是要跟自然融合?!笔嗄赀^去了,象山校區(qū)植被繁茂,郁郁蔥蔥,藤蔓植物爬滿了外墻,樹林草地交錯成步道,校園內的景致隨著四季變化,總會給來訪者一些似是而非的錯覺。

普利茲克獎給予王澍的頒獎詞提到,王澍的作品能夠演化成扎根于其歷史背景、永不過時甚至具備世界性的建筑。“時間”感正是王澍設計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西方建筑自建成之日起,就開始走向衰敗。但王澍所喜歡的中國傳統(tǒng)建筑,因為建筑材質與自然景致的變化,反而越老越好看。

“經(jīng)常會有國內外的教授來訪象山校區(qū),好幾個教授都跟我說自己的感受,說這個校園太奇怪了,每一次都覺得自己已經(jīng)走遍了校園的角角落落,但下一次來,總能發(fā)現(xiàn)有某個新的地方,是從未見過的?!蓖蹁f。

?

?

“人”的生活

外界津津樂道的是,曾經(jīng)有七年時間,才華橫溢的青年建筑師王澍沒有接過“像樣”的活,靠同為建筑師的妻子陸文宇養(yǎng)家。他隱居在西湖,走街串巷,喝茶寫字,研究山水與園林,與包工頭吃飯,看退休大爺打麻將、嗑瓜子。

七年后,王澍接到了設計蘇州大學文正學院圖書館的項目,建筑面積8000平方米。王澍設計了在池塘邊的“方盒子”圖書館,水邊落亭,遠眺青山。這個項目讓王澍真正地展露鋒芒,為各方所關注。

“那七年看似無所事事,但我找到了很多生活的實感,我在這種狀態(tài)里逐漸看到了中國文化中最有超越性的內容:自然。這不是野生的大自然,是中國人道法自然,幾千年中與自然的這種交流,形成了一種既不是人工也不是大自然,而是一種自然而然的放松狀態(tài)。人們不斷地向自然學習,使人的生活回復到某種非常接近自然的狀態(tài),一直是中國的人文理想?!?/p>

王澍去過很多國家,他最感興趣的不是各地的大建筑,反而是居民的日常生活。每次去巴黎,他都要在左岸的咖啡館坐一會兒,去菜市場轉一圈,在小攤兒上吃一頓飯?!拔蚁矚g觀察城市里的人是什么樣的生活狀態(tài)。光看路上的人怎么走來走去,就很有意思。大都市會有很好的街道系統(tǒng),你坐在路邊咖啡館看行人,也會有很多旁觀者在看你,這就像是觀眾和演員的關系?!?/p>

采訪的前些天,王澍去杭州南宋御街溜達。那是他操刀設計的城市主干道,一條容納了杭州歷史的商業(yè)步行街:新舊混雜、逸趣橫生,人們在門前、窗下、街角街邊隨時發(fā)明著各種建筑的用法。走過河坊街時,王澍站在一家高門墻藥鋪前,從小小的門洞向內張望:“里面就像是一出世俗的歌劇,各種各樣的人在里面做著不同的事情,不同的角落在談著不同的事情,全是群眾演員,他們演得如此之生動。我在門口站了很久,就像看電影一樣,完全陶醉其中,實在太好看了?!?/p>

在中國的園林里,城市、建筑、自然和詩歌、繪畫形成了一種不可分隔、難以分類并密集混合的綜合狀態(tài)。王澍不喜歡“設計”這個詞,他喜歡“營造”:一種身心一致的謀劃與建造活動,不單是指造房子、造城或者造園,也指砌筑水利溝渠、燒制陶瓷、編制竹篾、打制家具、修筑橋梁,甚至指打造一些聊慰閑情的小物件。營造與生活密不可分,甚至就是生活的同義詞。

“營造”是王澍的生活方式。他畢業(yè)后本要去往更有商業(yè)發(fā)展前景的廣州,但途經(jīng)杭州,他下火車轉了幾天,就被這個城市自然而平淡的氛圍所吸引?!霸诤贾?,大家就聊聊文化藝術,談一些很理想的東西。這樣也很愜意?!?/p>

當我們問及王澍理想的生活應當如何時,他回答,是自由放松、可以思考的生活?!皩嶋H上我是個讀書人,我希望我的任何研究都是因為我有興趣,不需要任何人命令我做什么。就像在一個花園里散步,思考我關心的問題,這就是我最理想的生活?!?/p>

那次偶然的杭州之旅,讓王澍決心定居杭州?!斑@里很愜意,沒有誰逼你按某種社會的方式愜意,你可以自己選擇?!?/p>

?

?

答案

2000年,王澍受邀任教于中國美術學院,組建建筑系。時任美院院長許江說,他邀請王澍,就是希望美院能有一個不一樣的建筑系,重建當代中國本土建筑學。

王澍為首屆學生出了一份專業(yè)的卷子,關于哲學家、禪師、農(nóng)夫和建筑師對空間的營造。這四個人都是迷思者,而迷思與動手相連,以喚醒自己面對現(xiàn)實的原初感覺,修復業(yè)已退化的感官。這份考卷與王澍在建系初始所要回答的問題一致:什么是這個系的學術思想,它要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

21年后,當我們向王澍討教這個問題的答案時,他確定地回答:“我們要得到一個更藝術、更生活、更中國的學術和建筑。我們都認為只教建筑沒什么意思。學生畢業(yè)后一輩子只做建筑也沒什么意思。與建筑相比,我們都認為房子指的東西更小、更質樸,只要你會做小房子,會造大房子就是遲早的事?!?/p>

首先,學生要連續(xù)四年學習素描,再選修書法或者山水畫,這是超出一般工學院的藝術訓練。其次,學生們要去城里、鄉(xiāng)下調研,了解真正的日常生活?!拔艺f的是日常生活,不是流行生活,是有滋有味的日常生活。城里鄉(xiāng)村的真實狀態(tài)應該是什么樣的?什么是更美好的?我要學生們走進生活?!?/p>

他說到城市的全面郊區(qū)化?!案邩谴髲B里的鄰居不打交道;想去哪個商場,就是從一個地下車庫開到另一個地下車庫;去一個巨大的商場,買夠一周的東西。這是典型的美國郊區(qū)生活。但是我們經(jīng)過幾十年的發(fā)展,把城市變成了巨大的郊區(qū)。而人們帶有公共性的交往、真實狀態(tài)的生活在退場。生活被各種規(guī)劃處理之后,收拾得干干凈凈,留下了光鮮亮麗的簡化的、商品化的生活?!?/p>

小小的菜場、小小的個體商鋪,這些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會帶來小小的混亂,無法被縝密規(guī)劃,但這些帶著某種自發(fā)性的生活意義,才可能讓人更接近自己的本性。

“更多地與人交往、更多地去動手勞作,就會讓生活變得更好?!蓖蹁f。因此,他要求學生們去勞作?!拔覀冇写罅康哪竟ふn、砌筑課、夯土課、金屬加工課,”他說,“自然教育是重要的。經(jīng)歷過高考的孩子們,很多都會很壓抑?!?/p>

在鄉(xiāng)下調研時,王澍看到堂屋里的人或在做木匠、或在養(yǎng)蠶?!爸袊膫鹘y(tǒng)空間設置,生活與生產(chǎn)混合在一起,這是讓我最感動的。我現(xiàn)在對建筑最新的認識,最美麗的一定是有某種勞動可能發(fā)生的空間?!?/p>

采訪前幾天,系里的老師對王澍說,一年級新生的木工課開始了。孩子們扛著木料到工房去,就好像要去玩一樣快樂,臉上特別開心。孩子們從來沒有覺得學習這么有趣、這么自然。

“這就是我們所要的。學校不僅要讓這些孩子重新思考中國人的生活是什么樣的,同時要讓他們快樂?!蓖蹁f。

?

網(wǎng)友評論

用戶名:
你的評論:

   
南方人物周刊 2024 第817期 總第817期
出版時間:2024年12月23日
 
?2004-2022 廣東南方數(shù)媒工場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版權所有
粵ICP備13019428號-3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廣州大道中289號南方報業(yè)傳媒集團南方人物周刊雜志社
聯(lián)系:南方人物周刊新媒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