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盧琳綿 / 編輯 ?楊靜茹 ??rwzkhouchuang@126.com
在格魯吉亞第比利斯,有一座木偶劇院,最引人矚目的當屬旁邊歪歪扭扭的鐘樓,以失衡的奇幻姿勢佇立著。鐘表也是斜的,最高處還栽有一棵石榴樹。
更浪漫的是,每隔一個小時,最高處的小房間門就會打開,一個金翼木偶天使緩緩滑出來撞鐘。正午12點和晚上7點,鐘樓還會上演一出大約四分鐘的小型木偶劇,以可愛的喬治亞風格民歌為背景,兩個年輕人相遇、戀愛、結婚、生子,然后死去——“一段生命循環(huán)”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這座木偶劇院是由格魯吉亞國寶級導演、劇作家、藝術家雷佐·加布里亞澤(Rezo Gabriadze)于1981年建造的。這位沉浸于木偶戲的導演,被英國著名戲劇導演彼得·布魯克(Peter Brook)稱為“最偉大的發(fā)明家”,“他的藝術面孔是高度個人化的、親密的,并為劇院帶來詩意的、超然的現實主義……在歐洲劇院最需要的時候,他的藝術以其藝術力量和積極的人類視野豐富了歐洲劇院?!?/p>
加布里亞澤于1936年6月出生在蘇聯格魯吉亞的庫塔伊西。由于自由的藝術表達受到限制,才華橫溢的加布里亞澤將大部分的精力都投入到了木偶戲中——作為被忽視的一種秘密方式,木偶戲不會引起批評家的過多關注和審視。表面上,木偶劇院是為兒童而設,遠離政治中心,實則是在排除意識形態(tài)干擾的情況下為成人創(chuàng)造的“充滿深度和意義的成熟木偶表演”。劇院僅能接納80 名觀眾,這里的表演也被加布里亞澤生動地描述為“在這座古老建筑的黑暗角落里小聲地沙沙作響”。
1991年,蘇聯解體后,格魯吉亞獨立,陷入內戰(zhàn)。加布里亞澤移居莫斯科,開始創(chuàng)作《斯大林格勒之戰(zhàn)》。這部木偶戲一定程度上是藝術家對格魯吉亞內戰(zhàn)的回應,同時也借鑒了他個人的童年記憶——通過個體的故事以間接的方式審視了這場至關重要的二戰(zhàn)戰(zhàn)役。很快,加布里亞澤講述深刻戰(zhàn)爭問題的微型木偶戲劇受到了國際觀眾和評論家的認可,受邀參加阿維尼翁、愛丁堡、紐約、斯波萊托等各大戲劇節(jié),也被《紐約客》評為年度最佳戲劇表演。
在回應現實問題之外,加布里亞澤也巧妙地利用了木偶身上的特質——他用那些邋遢的木偶,讓觀眾看到“人的味道”,進而對更大的人性問題進行詮釋。正如美國導演布魯斯·韋伯(Bruce Weber)看了他的表演之后的感慨——“加布里亞澤創(chuàng)造的木偶角色,或強大或弱小,下垂的、斷裂的木偶,是由鳥爪和用繩子固定在一起的貝殼碎片構成的,具有一種脆弱感,嗯,跟人類是相通的。”
前蘇聯民謠詩人布拉特·奧庫扎瓦(Shalvovich Okudzhava)顯然也意識到了這一點,他寫道:“木偶是用加布里亞澤的肋骨做的。他們也充滿了嘲笑和深刻的東西。我們都受上帝的支配,雖然線索是隱藏的……我們與他們是多么相似!多么巧合!”
2010年,加布里亞澤在木偶劇院建了那棟光怪陸離的鐘樓,親手繪制了鐘樓外墻裝飾的所有小瓷磚,使之成為第比利斯這座城市最容易辨認的地標之一。
2021年6月6日,加布里亞澤在第比利斯去世。斜鐘樓塔旁,依舊立著這位藝術家的一句話——“讓我們的眼淚只因切洋蔥而流”——那是他對于觀眾最美好的祝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