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初,我去了趟東北,目的地是鞍山和長春。這是我第二次去東北。北京到鞍山的距離非常適合高鐵出行。出了山海關,就到了東三省地界,窗外還是一片冬日景象,深藍色的冰河上幾道白色裂痕蜿蜒匍匐,春耕尚未開始,黃色的秸稈下露出黑色的泥土。
耳機里播放著邁克爾·麥爾的《東北游記》,這位美國紀實文學作家在書中分享了他從吉林省荒地村出發(fā),數年間行走東北三省的觀察。在他眼中,東北的興衰榮辱濃縮了現(xiàn)代中國的起落沉浮。我望著窗外飛馳而過的村莊,那里或許曾是麥爾到訪的地方。
最初想做東北的選題是因為一組數據。數據顯示,近年來東三省一直在延續(xù)人口流失態(tài)勢。數據發(fā)布正值全國兩會前夕,針對部分代表提出“建議國家率先在東北地區(qū)全面放開人口生育限制”,衛(wèi)健委先是表態(tài)“可以探索”,之后進一步表示,東北地區(qū)人口總量減少,折射出區(qū)域經濟體制、產業(yè)結構、社會政策等綜合性、系統(tǒng)性問題。
從老百姓的角度看,人口流失最直接的因素還是經濟。這一問題并非東北所獨有?!督洕鷮W人》的一篇報道介紹了疫情對于東歐人才回流的影響。由于歐盟內部實行遷徙自由,一度導致東歐人才流失嚴重。以立陶宛為例,因為人口流失和低出生率,其人口從1990年的370萬減到了2019年的280萬,一方面,個人希望改善自己的生活狀態(tài),另一方面,國家稅收愈發(fā)下挫。該報道指出,疫情之后,受疫情、經濟轉型和工作方式轉變等因素影響,歐洲出現(xiàn)了大規(guī)模的人口回流。
短期內,東北很難實現(xiàn)大規(guī)模人口回流。振興東北政策提出近二十年,東北困局依然難解。然而,我還是順利找到了幾位從一線城市回到東北的年輕人,希望以此為切口,通過他們在不同階段做出不同人生選擇的原因和結果,折射更廣泛的群體困境。。
我的采訪對象回曉明和黃玲分別因為家庭和個人原因從一線城市回到東北老家。但事情并沒有完全沿著他們想象的方向發(fā)展?;丶野肽甓啵鞠刖徒疹櫢改福Y果回曉明發(fā)現(xiàn),母親得了帶狀皰疹后,依然不愿麻煩子女,想要隱瞞。本希望回到東北能逃離加班的黃玲,發(fā)現(xiàn)工作的壓力又漸漸壓了上來。她一度以為自己找到了工作和生活的平衡,但新的焦慮和落差再次將難得的平衡打破。她在微信主頁寫道,“不為明天而煩惱,不為昨天而嘆息?!?/p>
文章推送后,很多人留言希望本刊對他們保持關注。或許回曉明和黃玲當下的人生正是很多人想象中的平行世界。也有人留言從自己的生活經歷出發(fā),對兩人一年后的生活做了預判。某種程度上,這種預判與其說是展望他人的人生軌跡,倒更像是為自己之前的人生作總結。
相比人有選擇,城市的命運則更為被動。地理位置、氣候、資源、歷史、體制……左右著城市的變遷。在中國的很多城市,舊時代的印記要么瀕臨消散,要么融入了太多的人為敘事。而在東北,只是行走在街頭,你就能感受到歷史厚重的包裹。
以長春為例,這里有亞洲最長大街之一 ——人民大街。偽滿時期,人民大街被稱作“大同大街”。1945年東北光復后,蘇軍將之更名為“斯大林大街”。1996年5月后改名為“人民大街”。大街上坐落著一棟棟偽滿時期的老建筑和日偽軍政機構舊址,如今大多被政府機關、醫(yī)院、學校等機構使用。其中一棟的外墻上,電子屏里滾動著少兒圍棋和律所的廣告。匆匆百年,皆是過客。
對于寫作者來說,東北是個值得仔細端詳的地方。短短四天淺嘗輒止,還有很多線頭值得深挖。我們每個人都貢獻著故事的一部分,描繪著遙遠時代和現(xiàn)世的投影。希望下一次來到東北,能看到更多的光影,能更深地走進那些故事里。